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子,謚文成,世稱王陽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是宋明理學中「心學」流派的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王陽明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狀元,他通儒、釋、道三家,能統軍征戰,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主要述著有《傳習錄》,後人把他的文字言論彙編為《王文成全書》。陽明心學不但在中國有影響,而且遠播到朝鮮半島和日本。
王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隨後在京當官,三十三歲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仕途順利。然而到了三十五歲那一年,王陽明因上疏論治,觸怒宦官劉瑾,被施廷杖四十,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
貴州龍場在現在的貴州省修文縣的一個山區。驛丞是驛站的官員,不入品,驛站是古代為傳遞官府文書而設立的中轉站。王陽明到了龍場後,發現該處荊棘叢生,蟲獸出沒,惡疾流行,與當地人言語不通,能夠用語言溝通的都是一些流亡的內地人士。而且發現驛站沒有居所,只好自己動手搭建房子居住。
在王陽明貶謫的路上,宦官劉瑾曾派人跟蹤追殺,被王陽明假裝跳水自盡而擺脫。王陽明到達貴州後,劉瑾還是心存殺機。經此變故,王陽明自省得失榮辱可以超越,但生死一念尚未能化解,於是對著石墩(一說是石棺)發誓說:「我就聽天由命吧!」
從此以後,王陽明不論是白天還是夜裡,都舉止端莊,心澄貌恭,沉默寡言,以求心靜而專一。一段時間後,感覺胸襟開闊,心平氣和。而幾位從老家跟來的隨從卻因環境惡劣而病倒,王陽明只好劈材打水,開鍋煮粥餵他們吃。又擔心眾人心情抑鬱,就吟詩唱歌,但隨從的心情沒有好轉,王陽明又改唱家鄉的越曲,給大家說笑話,才使得幾位隨從的心境從疾病痛苦和生活憂患中擺脫出來。
面對如此磨難,王陽明內心尋思:「如果聖人在這種環境裡會怎麼樣呢?」一天夜裡,他忽然悟出儒家經典《大學》關於「格物致知」的道理,在半醒半睡之間好像有人在跟自己說話,王陽明不禁一躍而起,大聲呼叫,隨從都被他的舉動驚醒。
經此一悟,王陽明才知道聖人之道,就在自己的內心,向外面的事物去求理是錯誤的。於是默記儒家經典《五經》以驗證自己所悟到的東西,發現相互吻合,因此寫下了《五經臆說》一書。
這就是中國思想史上有名的「龍場悟道」,在此之後,王陽明提出了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的思想,後來又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論,成為繼南宋陸九淵之後的心學大師。
附:《王文成全書•年譜》
(武宗正德)三年戊辰,先生三十七歲,在貴陽。春,至龍場。先生始悟格物致知。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鳺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舊無居,始教之範土架木以居。時瑾憾未已,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而從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飼之;又恐其懷抑鬱,則與歌詩;又不悅,復調越曲,雜以詼笑,始能忘其為疾病夷狄患難也。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臆說》。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