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演錄之一、唯有中國國民革命才有可能創建一個新中國
今天,為辨別「誰才是真正的新中國」,我的講演將分為兩個大的部分﹕一個就是國民革命和中華民國,另一個就是共產革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不用諱言的一個歷史史實就是﹕在近代中國,曾出現了兩個革命。一個就是孫中山先生發動和領導的中國國民革命,這個革命在一九一二年曾創造了中華民國;另一個不待言便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這個革命又在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陸創建了一個「馬列中國」,其國號曰﹕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要辨別這兩個中國,究竟誰是新中國,便要辨別這兩個革命,究竟誰才有可能創建一個新中國。所以,在第一個大問題裡面,我首先要講的就是﹕「由孫先生所發動的中國國民革命,究竟能不能創建一個真正的新中國?」
第一,眾所周知,中國國民革命的第一個原因,是「王朝衰亡」,即已經綿延了二百餘年的滿清王朝,已經走向了它最後的衰亡期,第二個原因,是「制度衰變」,也就是已經產生、發展、綿延、維繫了兩千餘年的中央集權式君主帝制,已經走向了它最後的衰變期。第三個原因,是「強國欺凌」,就是東西方列強、甚至包括那些民主列強們,都在用堅船利砲和鴉片毒品來欺侮我們和毒害我們,而清政府卻無力自保。第四個原因是清政府一再地拒絕了政治改良的要求──既以殺頭的辦法,拒絕了以康梁為代表的政治行為改良;又用欺騙的辦法,鎮壓了立憲派的制度改良要求。從而造成了人民、包括改良派的最終絕望。正是上述原因,早期曾為朝野「公棄」的孫中山革命,才終於獲得了天下「共擁」。一場不可避免的國民革命,即民主革命,也就因此而爆發起來了。
第二,革命是不可以沒有理論的。中國國民革命的理論,就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我將在後面詳細談到三民主義的歷史正確性、政治科學性和現實必要性,以及它在世界政治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在這裡我只想說﹕主張「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的三民主義,不正是三百餘年來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和各個民族的人民,所共同追求和一再追求的根本方向嗎?這個始終順乎世界自由民主潮流的思想和理論,又有哪一點是不對的呢?
第三,大家都深知,既是革命,就有對象。無論這個革命將採取和平、暴力、或其它的任何形式。那麼,中國國民革命的「對象」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它的對象就是腐爛的滿清王朝和已經走向了末路的君主帝制。顯然,這個對象沒有錯。
第四,革命不僅要有對象,更要有目標。而中國國民革命的目標,就是要創建一個民主共和的新國家,即亞洲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現在,在我們明白了中國國民革命的原因、理論、對象和目標之後,我們已經可以說﹕由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革命,是完全有可能創建一個新中國的。
講演錄之二、中華民國像一個新中國
我要講的第二個大問題,就是﹕從兩個中國的歷史來看,誰才是新中國?
讓我們首先來檢驗中華民國的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我將她試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三七年。第二階段,自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第三階段自一九四九年至今。在她的第一階段,又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為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八;後期為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
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討本階段前期的中華民國,和她的兩個鮮明特徵。
第一個特徵,就是剛剛創建的中華民國,像一個新中國。
首先,在政治上,連中共禦制的教科書──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編的「中國近代史」,都這樣地稱讚中華民國說﹕「……民主空氣濃厚,民主潮流高漲,民主憲政在試驗中。僅一九一二年,即中華民國元年,中國出現的新政黨,已註冊者即達八十五個,政治團體二十二個。各種政黨合法並存,和平競爭,三權分立的國家體制基本上得到維繫,各類法政學校遍佈全國。以宋教仁為代表的民主革命家,力圖通過合法鬥爭的手段,推行政黨政治,組織政黨內閣,獲得了很大成就……」當時,倘若不存在一個妄圖復辟帝制的袁世凱,則中國的民主憲政未嘗沒有一個十分光明的前程。而這個民主憲政的性質,不僅劃開了中國數千年「專制國統」和剛剛誕生的「共和國統」的界限,而且劃開了「君主憲政」和「民主憲政」的界限。前者被孫中山先生稱為「不完不備的共和」,後者則被孫先生稱之為「直截了當之共和」。更何況,孫中山先生還親自主持制定了史所未有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主持
創建了史所未有的、擁有上下兩院的國會。而由參眾兩院的議員們,於一九一三年擬訂的「天壇憲草」,不僅繼承了「臨時約法」的民主建國精神,其開宗明義的第一章就明文規定﹕「中華民國永遠為統一之民主國」。它的第一百一十條更專門規定說,中華民國共和民主的「國體永遠不得為修正之議題」。大家看一看,這個由中國國民革命的勝利所創建的中華民國,到底像不像是一個具有真正民主共和性質
的「新中國」呢?
其次,在經濟上,同樣是這本中共的近代史教科書又這樣說道﹕「辛亥之後的中國,迅速扭轉了革命前民族工商業的蕭條局面,各種實業團體紛紛建立,各類私營企業競相出現……自辛亥前四十年中國民族、民間工業誕生至一九一一年止,資本萬圓以上的廠礦有七百家,資本總額僅一億三千萬圓。然而,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九年的八年內,大型廠礦建成四百七十多個……新增資本達一億三千萬圓以上,相當於辛亥革命前四十年投資的總額……」。於是,這本近代史教科書繼續寫道﹕「一九一四年三月十五日,由民間籌備的「中華全國商會聯合會」成立。這豈止是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所不曾有過的事情,而且也是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在中國大陸所絕不准許發生的事情。試問,在今天的中國大陸,那些民營企業家們又有哪一個敢去籌備一個「沒有中共黨委書記」的全國民間工商聯呢?不用說全國了,就是一個鄉鎮的真正民間「工商聯」,也沒有人敢去籌辦的。由此可見,這個剛剛誕生的中華民國,即便是在中共的近代史教科書裡,是不是也像一個正在建立真正自由經濟、發展真正市場經濟的新中國呢?
再者,就是在思想文化上,同樣用這本教科上的話來說,就是「民營報紙猶如雨後春筍,蓬勃而起,至一九一三年,已經達到五百多份」。一九一六年,袁世凱稱帝前後,全國五百家報紙群起而攻之,遂使得「敢有帝制自為者,全國人民共擊之」的誓言,成為歷史的事實。在中共的「四人幫」時代,如果中國大陸人民也能擁有五百家民辦報紙,不說毛婦江青橫行不了十年,就是橫行十個月也做不到。如果自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人民能夠擁有五百份自己的報紙,那麼,毛澤東的種種倒行逆施,中共的一次又一次的屠殺和迫害,還有可能發生嗎?如果在所謂「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大陸人民已經擁有了辦報、辦刊的自由,則中共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們,還敢於「吃完被告吃原告,吃喝嫖賭都報銷」,直至「工資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其吮吸人民血汗,動輒便是百萬、千萬、上億萬嗎?
誠然,「政治、經濟、新聞和言論的自由,勢必要帶來文化的蓬勃發展。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之所以只能發動在辛亥之後,中國的白話文運動之所以只能成功在辛亥之後,中國的新文學之所以在歷經晚清改良文學的自將磨洗之後,亦能夠成熟、成形、成功在辛亥之後,中國的五四愛國民主運動之所以只能夠勝利在辛亥之後,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由辛亥革命所創建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已經創建了共和,並正在艱難地推進著民主、反對著專制復辟的新中國。
朋友們,俗話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們只需要將初創時期的中華民國在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上的歷史進步性,和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共統治下中國大陸的種種大倒退,比上一比,誰是新中國的問題,是不是確實值得我們提出來問上一問呢?
本階段前期的第二個基本特徵,就是剛剛誕生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如同世界上所有剛剛創建的嶄新共和國一樣,立即迎來了專制勢力的公開反撲。其時,雖然被逼退位的遜清王室所懷抱的復辟願望,歷久難泯,所謂「一息尚存,此心不已」,但是,復辟的最大危險,卻來自那個既曾權傾舊朝,又曾兵迫革命的袁世凱。因此,袁世凱希圖復辟帝制所引發的形形色色復辟要求,以及其後張勛的復辟滿清,和北洋軍閥「假共和之名義,以行專制之實」的復辟混戰,實在是給剛剛誕生的中華民國帶來了長期的紛擾和混亂,也給國民帶來了很深的痛苦。然而,它非但不能說明中華民國不是一個新中國,相反,它恰恰說明,形形色色的專制勢力,企圖復辟舊中國和舊制度的必然性和瘋狂性,並由此證明了,中華民國才真正是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新中國。
所以,一切以辛亥之後的「歷史陣痛」,也就是局部的歷史混亂來指責辛亥革命,甚至指責中華民國不是一個新中國者,都是因為沒有窺見這個「歷史發展的本相」,才產生了種種錯誤的歷史認識。更何況,在本階段前期所出現的這種「歷史混亂」,它雖為形形色色的專制復辟勢力所瘋狂製造,卻又為一切真正的民主力量所堅決反對。人民因此而「厭棄專制之心,遂以明確;寶愛共和之心,因以勃發」(陳獨秀語)從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波瀾壯闊的反覆辟浪潮。這一巨大的反覆辟浪潮,不僅戰勝了袁世凱的復辟帝制,戰勝了張勛的復辟滿清,而且在歷經中國人民的兩度「護國和護法」,也就是為捍衛中華民國的「嶄新國統與共和法統」,而進行的兩度反對軍閥復辟混戰之後,而終因蔣介石領導北伐打倒了軍閥,而使這個亞洲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初步地獲得了和平與統一。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認識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八年那個「混亂」的中華民國時,我們無疑應該認識到的是﹕混亂只是她的「表象」,而她的「本相」卻是「國民革命和專制復辟的反覆較量和公開較量」。並且,這個較量完全是由形形色色的專制復辟勢力所公然挑起和製造的。這,才是我們賴以解開辛亥之後和中華民國創建之初,之所以會產生歷史混亂的一把鑰匙。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