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躍進飢荒史《墓碑》走進德國(圖)

 2012-06-23 03: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1960年前後,由於錯誤的經濟政策,數以千萬計的民眾在飢荒中死亡。新華社退休記者、《炎黃春秋》副社長楊繼繩4年前出版了《墓碑》一書,詳細記錄了這段歷史。如今,這本書的德譯版面世。


大躍進的荒唐

楊繼繩本人對那場飢荒記憶猶新。1959年,青年時代的他見證了他的父親因飢餓而去世,成為了大躍進的犧牲品。楊繼繩說:「我在中學裡,正在辦牆報,歌頌大躍進。我們村裡的小朋友找我說,‘你父親不行了’。」

楊繼繩的父親最終沒能挺過去,這段無以果腹、見什麼就吃的經歷也一直深深地刻留在他的記憶中。極端情況下,甚至有人啃食別人的屍體:「其他渠道都沒有了,吃人是最後的辦法了。糧食沒了,樹皮草根都沒了,河裡的魚當然是沒有了,很腥的河蚌都有人吃,樹皮都剝了,還有人撿起牲口的糞便吃。觀音土完全沒有營養,也有人吃得肚子撐死。」

大躍進造成的悲劇主要都發生在農村。這也是造成至今影像及文字資料欠缺的一大原因。當時,毛澤東想用短短數年時間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使得以農業為主的中國迅速工業化。農民們被發動起來進行大煉鋼鐵等活動,極大地破壞了農業生產。與此同時,遞交到上級機關的文件卻報告大豐收,並導致對農村大量徵糧。

農民的任何反抗都遭到強力壓制,而在土高爐中,煉出的都只是百無一用的鐵疙瘩,送進土高爐的卻是鐵鍋釘耙鋤頭等生活和生產工具。耕地為生的農民被調去大煉鋼鐵,楊繼繩說,這種瘋狂帶來了災難性後果:

「作為第一把手,他(毛澤東)是應該負責任的。但嚴格來說,僅僅讓毛澤東負責,還是太膚淺了。整個集體,包括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都有責任。也就是說,當時領導集體都有責任。而根本就是制度問題。制度一旦出現錯誤,就很難改正。這個制度缺乏糾偏機制。」

楊繼繩在《墓碑》一書中,詳細記錄了飢荒之慘烈與人禍之無情。為編撰此書,楊繼繩花了多年時間檢索資料。作為退休的新華社高級記者,楊繼繩以調查農村經濟發展為藉口,查閱了各省的機關檔案,與大量證人進行了對話。官方歷史至今對大躍進半遮半掩,生怕批評過度動搖政權根基。楊繼繩說:「我們國家現在還不能面對歷史。所以我現在還有風險,還受到壓力。越是有壓力,越需要把真話講出來。」

中國政府這兩年對待歷史已經持「謹慎的開放態度」。楊繼繩的這本書四年前雖然只能在香港出版,但他個人卻至今沒有受到過多的政治壓力。網際網路上前些日子也相當公開地討論了大躍進期間的死亡人數。北京的一名記錄片製片人最近更是開始拍攝親歷者訪談。楊繼繩說,保存歷史記憶具有很大的意義,正因此,他將書名定為「墓碑」:

「‘墓碑’有幾層意思,第一層是給我父親立的墓碑,第二層是為3600萬餓死的中國老百姓立碑,第三,為造成餓死人的極權制度立下一個墓碑。」

来源:德國之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