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在非洲比昔日殖民帝國更具腐蝕性(圖)

 2012-06-12 14: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4
    小字


中國錢進非洲,拿走資源,卻留下很少給非洲年輕人。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

非洲國家即將在本週六(16日)慶祝第22屆「非洲兒童日」,南非開發顧問勾墨(Tapiwa Gomo)投書辛巴威《新聞日報》(Newsday),探討中國在非洲的活動對非洲青年帶來的衝擊。

勾墨指出,非洲人有65%年齡在35歲以下,而15歲到35歲者就佔了非洲人口的35%。非洲大陸可以說是個以年輕人為主的世界。

儘管非洲每年有1千萬人進入職場,非洲整體經濟成長率也達到4.5%,明年更將達到4.8%,非洲人面臨的卻是失業率的成長。在非洲,15歲到24歲的年輕人有60%失業。其中一半,泰半是女性,已經放棄尋找工作。

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在今年2月發表1份報告,探討中國在非洲大陸投資基礎建設開發、礦業和其他原物料的開採。勾墨認為,真相是中國錢進非洲,拿走資源,卻留下很少給非洲年輕人。

勾墨說,對非洲年輕人來講,更大的挑戰是非洲國家的領導者似乎大多被中國的人民幣給矇蔽了雙眼。非洲各國工會合資支持的非政府組織「非洲勞工研究網路」(African Labour Research Network)在2008年到2009年的研究顯示,中國的投資並沒有、未來也不會為非洲國家創造就業機會。中國人在非洲的手段其實比昔日的殖民帝國還要具有腐蝕性。中國企業大多採取新殖民主義的策略,掠奪資源、壓榨勞工,並且他們投入的基礎建設大多不側重地方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非洲勞工研究網路」的這份報告警告,中非經貿關係是循著殖民主義的模式,使非洲扮演原物料供應者的角色。

比起加工業,原物料業創造的工作機會比較少,給當地勞工的工資也較低。非洲各國如果不想讓年輕人被逼得再發動下一場革命或大量遷徙到其他國家去找工作,就不能繼續倚賴原物料業,而必須髮展加工業。

勾墨認為,歐洲人跟中國人都沒有把非洲的發展看得很重要。中國人之所以出現在非洲,是為了要確保自己工業化所需的能源、礦物和各項資源。非洲國家從中非關係獲得的利益,只是中國為使非洲國家開放原物料市場而釋放出來的誘因。要不然,他們其實根本可以不分非洲人一杯羹。事實上,中國人在非洲大陸興建的各樣公共工程,就經常是大老遠地從中國帶工人來,並沒有聘請多少非洲勞工。

在非洲某些國家,中國的建設公司給自己從中國帶來的工人的薪資,比當地一般行情還低,造成當地公司無法與中國的公司競爭。

中國人在非洲各國投資的零售店,也威脅到各地現有的工作機會。當地的貿易商和製造商無法與從中國運來的廉價商品競爭。結果,許多人都失業了。

勾墨認為,非洲國家面對的重大挑戰,是如何調整與中國的關係,以確保中國在非洲大陸的投資可以創造就業機會並促進非洲各國經濟發展。然而在非洲各國政府急著擁抱中國這個貿易夥伴之際,想要有什麼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呼籲非洲的年輕人如果希望非洲能真正從對中貿易得到什麼好處,就要敦促各國政府做出政策改變。

来源:新頭殼newtalk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