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貼身侍從被捕後,關於「教廷解密」背景的猜測仍在繼續。機密文件外泄醜聞將更多的人捲入進去,事實雖少,猜測卻多。
它涉及陰謀、背叛和機密文件,聽上去就像偵探小說一般: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私人侍從官保羅·加布裡埃勒(Paolo Gabriele),應該就是那個連續數月把梵蒂岡的機密資料泄露給公眾的內奸,這些資料涉及腐敗,裙帶關係和管理不善以及一次據說針對教皇的謀殺陰謀。
上週對加布裡埃勒的逮捕,使這出被梵蒂岡自己稱為「教廷解密」的醜聞暫時達到了高潮。「對管家的逮捕是這起醜聞的戲劇性的高潮,因為沒有其他人能更接近教宗。」 天主教通訊社主編林·埃菲爾(Ludwig Ring-Eifel)說。
幾乎從來沒有像他的侍從官這樣如此接近教宗的人
加布裡埃勒自2006年起開始在教宗身邊工作。他現年46歲,有三個孩子,據義大利「自由報」稱,他可能是唯一一個能看到本篤十六世穿著睡衣的人。他幫助教宗穿衣,伺候他吃飯,並預備教宗的寢室。在公開場合,也可以常常見到他出現在教宗身邊,比如說陪同教宗接見普通大眾,或者幫教宗擋雨。
作為教宗的貼身侍衛,加布裡埃勒屬於除了私人秘書甘斯魏因(Georg Gänswein)和舒埃雷布(Alfred Xuereb),以及四個修女以外,教宗身邊的最接近他的工作人員之一,即所謂的「教宗家裡人」。這個事實,以及一週前出版的由電視記者努齊(Gianluigi Nuzzi)撰寫的《教廷聖座》將這些臥底的蹤跡完全暴露了。
內奸,來自教宗家裡
因為這本書涉及教宗的保密通訊人,新披露的「教廷解密」,和約瑟夫·拉青格-本篤十六世基金會有關文件的傳真件,比如說一份由教宗秘書甘斯魏因持有的,由拉青格基金會給梵蒂岡銀行(IOR)的轉賬。這些文件沒有在教廷檔案館登記和註冊,因此它們只可能是直接來自教宗的書桌,或者他的私人秘書。
罪犯必須是少數幾個能進入教宗房間的人之一。最初的懷疑在對加布裡埃勒房間的搜查後得到了證實,據說警察搜出了四個內有機密文件的箱子。但是加布裡埃勒的被捕決不意味著這些和梵蒂岡有關事件的結束。因為在「教廷解密」和貼身侍衛被捕這件事上,問題還遠遠多於答案。
誰從陰謀中受益?
由於梵蒂岡不願透露更多信息,陰謀論和串通論在義大利媒體就大有市場。僅有的一個共識是:加布裡埃勒不是唯一的罪犯。都靈日報「新聞報」的教廷專家托薩蒂(Marco Tosatti)確信,「僅僅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單獨策劃這件事的,沒人具有這樣的意願和可能性。我相信,背後另有其人,有可能是高層,教唆他去這樣做」。
日報「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認為,一位義大利紅衣主教在調查過程中曾受到懷疑,不過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蒂(Federico Lombardi)立即予以了否認。但是,關於教廷高層內部權力鬥爭的猜測仍在繼續。不少義大利日報刊登了對不願意透露姓名者的採訪,他們據說參與了來自梵蒂岡的信息的傳遞。
原教廷國務秘書貝爾托內
匿名消息來源一致認為,這些活動分子的目的據說是,建立一個可以與教廷國務秘書貝爾托內(Tarcisio Bertone)的優勢相抗衡的平衡力量。貝爾托內阻止對他的追隨者腐敗行為的調查。因為這個原因,他被從梵蒂岡行政長官的位子上撤下,改派為梵蒂岡駐美國大使。羅馬報紙」共和報」引述一條同樣被稱為來自「內奸」的匿名消息說,「這次調動乃是開始」。
林·埃菲爾:這關乎梵蒂岡要有更多的透明度
天主教通訊社主編林·埃菲爾也相信,「教廷解密」首先是針對教廷國務秘書貝爾托內,以及他的執政和溝通風格。「前行政長官冒犯了太多人,因此被派往華盛頓。這對於他那一派人是決定性的打擊」。林·埃菲爾說。「一個追求效率和透明度,並且要求貫徹它的人,就會遭到所謂的降級,因為他違背了大多數人的想法。」
天主教通訊社主編林·埃菲爾
不過這種「權力鬥爭」的觀點遭到了梵蒂岡專家的駁斥。「這種觀點成立的前提是,在梵蒂岡有兩派爭奪權力的人馬。而我不這樣認為。這更多是管理和溝通的方式不同」,林·埃菲爾說。「我相信,確實有許多人參與其中。他們希望在梵蒂岡有更高的透明度,這恐怕就是這些人最主要的動機了。」
只有加布裡埃勒能使真相大白。前貼身侍從在最初的沉默後,表示願意和調查當局合作。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蒂週二宣布,正式調查將在「本週末或下週初」開始。此前,羅馬和義大利將繼續就陰謀、背叛和權力鬥爭進行猜測。
原標題: "教廷解密" - 梵蒂岡機密文件外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