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是最近幾年被熱炒的中國名貴瓷器。事實上,元代除了已經能成熟生產完美的青花瓷之外,還有在宋代鈞窯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古瓷珍品——釉裡紅,還有在宋代民窯紅綠彩繪品種上,發展成熟的釉上紅綠彩繪瓷器。就是因為館藏實物少,研究資料少,形成了有名無實的狀況。致使人們的瞭解和認識也處於近似空白的真空階段。但是,隨著考古、收藏等有心人士的注意,以上那些珍稀古瓷,數量逐漸增多。這個情況,反映了社會、學術的進步和發展。 類似的還有更加傳奇的,如中華古瓷中最貴重的、最珍稀的、最有名的柴窯瓷器,從歷史上就獲美譽不斷,評價極高,但實物誰也沒有。哪怕一件不完整的瓷片,誰也沒見過,甚至至今連產地、窯址,幾經中外考古界、學術界、文物界、收藏界的長期 研究和探索,一切有關資料,至今仍是空白,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懸疑案。
這個情況現在已經有所變化。在最近幾年的收藏熱中已經初露端倪,有所顯現。長期以來,對實物雖然無人能見,但對柴窯瓷的評價、共識,都始終是一致的,就是「薄如紙,明如鏡」。可是不見實物,一般人是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柴窯瓷器究竟是薄到何種程度。從發現的實物來看,柴窯瓷器的胎體,加上裡外兩層的釉,厚度僅為一毫米左右。以常見的古代瓷器盞托為例,龍泉窯的,經測量為四百五十多克,幾乎接近一市斤了。鈞窯的,儘管找了一件尺寸最小的,經測量為四百餘克,約合八市兩。一件做工極精的邢窯產品,經測量為兩百餘克。而相同造型的柴窯盞托,經測量,體重僅僅為三十八克。
克的概念,一枚面值一元的硬幣,經測量體重為六克。再拿小杯做比較,口徑六公分的邢窯產品,經測量體重為三十三克。口徑八點三公分的柴窯產品,經測量體重為二十七點六克。口徑大而體重輕,充分說明瞭它胎體的薄度。通過以上實物對比,可以使大家有個很清晰的瞭解。
圖片顯示,大名鼎鼎的五代金黃釉柴窯方觚,內府款。說明它的身份是官家定做,宮中專用。身高十五公分。體重七十九點四克,合不到二市兩。至此,實物可以明確的證實,中國古代,的確有著柴窯這個極其珍貴的青瓷精品品種。
對柴窯瓷器的定義,現在可以理解為,它是中國名瓷秘色瓷的第二代。這一點從做工,器形,加工方法,生產工藝,藝術效果,等等各方面得到證實。而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窯瓷,則是柴窯瓷的青瓷新花色、新品種。對柴窯的研究和認識,不僅僅填補了名瓷品類的空白,還使中華瓷文化的探索,向前邁進了巨大的一步。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