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相機鏡頭--------座機鏡頭!
大畫幅鏡頭結構成像特點及其選擇

對於絕大多數的大畫幅用家來說,要搞明白大畫幅世界的鏡頭是一件很費勁的事情,除掉現在在135世界風頭正勁的變焦距鏡頭,大畫幅鏡頭基本上是一本百年的光學發展式。和大多數小畫幅的攝影者不同,大畫幅世界有強烈應用傾向性,每一種特殊的要求都導致對鏡頭的評價有所不同,這讓很多人很茫然。網路化時代的出現讓我們中國人逐漸和世界接軌,ebay的出現讓少數大膽的人有了尋覓稀有珍稀鏡頭的可能,對於每一個用戶來說,選擇鏡頭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光學專家或者市場專家,對於國內這種不開化市場甚至需要隔山買牛,如何選擇一個適合你的鏡頭,下面的東西或許會有些幫助。攝影光學一開始發展就是為大畫幅服務的,傳統光學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在進兩步,退一步曲折的前進,總體上而言,技術的進步為我們還是帶來了很多好處,光學水平也大大提升,而在漫長的百年發展中,總有一些特別明亮的閃光。這篇東西我打算以廣角,標準焦距和望遠長焦這樣的結構來描述。

 

第一部分:廣角

1. 最古老的廣角鏡頭—海普岡hypergon結構及其系列鏡頭。

海普岡鏡頭說起來除了像老鐘這樣玩古董鏡頭的人,估計很少有人知道了,海普岡是典型的超廣角鏡頭,結構非常簡單,僅有兩片兩組,由兩片曲率非常大的鼓型鏡片,因為僅有兩枚鏡片,所以不能校正球差和色差,為了盡量避免球差,這類鏡頭的最大光圈都非常小,一般多在20-30左右,縮小小光圈可以有效地減小球差提高解析度,由於是超廣角鏡頭色差的影響並不明顯,這類結構的最大優點是視角非常的大,最大可以達到130度,而且畸變很小,Zeiss Series V Protar就是屬於這個結構,基本視角可達110度以上,目前具有可用價值的應該還是有的,因為這個結構的兩片鼓型鏡片曲率非常大,加工異常困難,而且其表面精度和材質對光學水平的影響非常大,而且這種結構依靠兩個鏡片間的間距來控制像散,鏡筒的材料也是非常考究的,1901年菜斯的Zeiss Series V Protarr儘管有多家公司依據專利生產,但其價格一直屬於天價。

這個結構由於不能校正球差和色差,因此成像的反差不是太高,解析度也很一般,不過這個結構依靠縮小光圈來減小球差,在很小的光圈下,成像的反差還是非常不錯的,整體畫面的均勻性也異常好,作為爺爺輩就停產了的傢伙,到目前為止保存完好的應該很少了,正因為這個結構獨特的要求極高的加工精度和裝配精度,即便是到今天他還是可以用的,一般而言,這類的鏡頭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彩色攝影的需要,多少都有一點偏色,不過由於這個結構沒有膠合鏡片,反而在悠久的歲月中更容易保留自身穩定的質量,對於黑白,較低的反差有一種濃厚的懷舊情緒,並且無損於其對色調過渡的能力,這鏡頭的個性需要適配喜歡他的人。

也許你會問,這樣的鏡頭既難尋找也很貴,哪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呵呵,對於一般拍攝45,810的朋友,介紹這個鏡頭或許是浪費表情,但對於11x14,12x20或者更大畫幅的朋友,很有可能會發現自己沒有什麼可以選擇的廣角鏡頭,Zeiss Protar算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了,如同它誕生的年代,這支鏡頭對於這些不需要放大的畫幅是非常合適的,由於不需要放大,因為無法校正球差而解析度較弱的鏡頭能提供在印相紙上遠遠超過人眼極限的清晰度,超大畫幅拍攝所採用的極小的光圈進一步避免了他結構上球差的缺陷。
Goerz/Zeiss Hypergon6in/150mm這一隻鏡頭我一直沒能見到過,甚至在光學籍典中也沒能看到過照片,這支鏡頭以區區150mm焦距提供了140度的視角,可以輕鬆覆蓋20x24這樣的巨無霸,甚至還有一點點空間可以移軸,以後有誰能親眼得見這樣的珍品,一定要拍照張照片給我,以解宿願。

生產過這個鏡頭的公司很多比如B&L博士倫,據我所知應該是以它的產量最大,質量也應該是最一般的,比如博士倫會把結構和材料使用較差的命名為B&L Series IV Protars ,視角只做到90度,而B&L Series V Protars視角就做到100度,英國的ross和法國的卡伊斯過於稀有,估計質量和博士倫差不多,有老頭專家也稱這兩家的更好,究竟是從稀有這個角度來說還是從實用來說也沒有仔細詢問。需要注意的是只有Zeiss Series V Protar才達到了110度視角,而後的Zeiss Series VII Protar同樣是90度視角的鏡頭。

2. 托普崗topogon

菜斯的topogon結構是在hypergon結構上設計的,他在hypergon兩片曲率巨大的凸透鏡中間增加了兩片彎月形的平光或負透鏡,因此是平光鏡因此並不影響hypergon原有結構上的平整的像場,這兩篇平光鏡主要是利用本身材質的不同的色散差異對兩片正光透鏡分別進行色差配對校正,其次利用彎曲表面產生的球差對消原有結構上不能校正球差的缺陷。Topogon是第一支能對基本像差進行校正的鏡頭,光圈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大,最大可到f6.3,不過有得必有失,topogaon鏡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ypergon結構的生產難度,但增加了兩枚生產難度同樣高的鏡片,而且需要佈置原有結構中較為緊密的空間內,設計和加工的難度實際上是更高了,另外新的鏡片帶來另一個煩惱,topogon結構的鏡頭畸變都比較大,第一隻topogon鏡頭是菜斯1933年為航空攝影生產的100mmF6.3視角有100度,生產和校正異常完美,畸變都非常小,解析度非常高,因為當時偵查相機使用180*180膠片,這支鏡頭是可以用於57相機的,實際上也確實有人改裝用於57和45相機。

大多數topogon結構的鏡頭視角都在70-90度之間,大畫幅鏡頭中許多廠家都有生產,這個結構本身有一個固有的大缺陷,像場內的亮度從新到邊緣衰減非常快,這也是很長時間內,在民用領域裡應用很少的原因,現在可以利用中心灰濾鏡來彌補這個缺陷。生產過topogon結構鏡頭的廠家和各自對應的稱謂如下
Bauch & Lomb: Metrogon, Process Anastigmat
Boyer: Perle
Busch: Omnar
Dallmmmeyer: Wide-Angle Anastigmat
Goerz: Geotar, Rectagon
Ilex: Anastigmat Series D
Kodak: Wide-field Ektar
Meyer: Aristostigmat
Rodenstock: Eurynar, Luminar, Ronar
Ross: Homoentric
Schneider: Isconar
Wollensak: Wide-angle Raptar
Zeiss: Kekla

在這些鏡頭中Kodak: Wide-field Ektar相對生產數量比較多而且光學水平也非常高,Wollensak: Wide-angle Raptar 也比較多見,這兩家同時也有比較長的焦距提供選擇,因為柯達在早期新聞機中居於領導地位,其一系列為69,45,57生產的鏡頭即便到今天來看都有著很高的光學水平和實用價值,如果在不考慮彩色攝影的情況下,他們完全能提供足夠的性能,並不比威廉亚洲官网 的現代鏡頭差多少。

這個結構的鏡頭也是生產年代非常早的,同樣是沒有膠合鏡片,保存良好的鏡頭仍然會有極好的使用狀態,但這麼多廠家生產的鏡頭如何判斷哪一款是比較高檔的那一款是較為低檔的?很簡單,看鍍膜,作為有四個空氣面的大曲率鏡頭,光的透射效率已經不能忽略了,這一代的鏡頭常常會在高檔鏡頭上鍍單層或者雙層鍍膜,一般來說這類鏡頭都需要使用折射率盡量大的玻璃以獲取較小的加工難度或者更大的視野,純粹高折射率的玻璃需要用螢石配對消除色差,很顯然螢石是很難加工成彎月形的,絕大多數還是選擇了色散較低折射率也較低的玻璃來做,高折射率玻璃在一定程度上對短波長光吸收強透過作用比較差,因此有比較強的偏黃傾向,鍍膜本身是有色的,能夠彌補一定的程度上的偏色,鍍膜色彩如果是很幽深的深紫色膜,那這支鏡頭一定很好,如果是亮光強烈的紅色膜,多半鏡頭的視角非常大,但選擇還是以較幽深紫紅色膜為最佳。

80mm Kodak Wide Field Ektar f/6.3曾經是格拉菲的時代的佼佼者,能夠提供156mm的像場,是當時能夠滿足45的最廣的鏡頭,解析度測試結果一點都不會輸給威廉亚洲官网 的鏡頭們。100mm Kodak Wide Field Ektar f/6.3 像圈能夠達到183mm,而135mm Kodak Wide Field Ektar f/6.3則能夠提供229mm像場,190mm Kodak Wide Field Ektar f/6.3則能夠提供318mm的像場,完全能給8x10畫幅使用。至於250mm Kodak Wide Field Ektar f/6.3則能夠提供巨大的422mm的像場,據說是可以使用於11x14上的,但據考察,這個鏡頭實際上是設計給已經消失已久的10x12的尺幅相機使用的。這一系列的鏡頭都是設計成80/f22度的。

3.荷洛岡hologon

Hologon鏡頭設計實際上是上面那種topogon的雙胞胎,它的光學結構很簡單的將topogon的凸透鏡和凹透鏡位置對調,但設計上並沒有對調那麼簡單,這個結構實際上也是和hologon一樣的光學特點,不過將凹透鏡放在前面可以更好的補償球差和色差,對畸變也有一定好處,彌補了一些原hologon結構的畸變較大的缺陷,和topogon一樣,hologon結構的鏡頭也需要中心灰來彌補亮度衰減的問題。因為hologon結構的鏡頭出現的晚,在大畫幅中應用比較少,但是,這個結構是衍生出了很多的相關的更現代的結構。魯薩結構,是蘇聯光學上的專有稱謂,還有西方光學有時候叫阿維崗,這兩種結構都屬於Hologon結構的變形,民用光學界採用這個結構的鏡頭大多都是現代鏡頭了,最為具有代表性的是施奈德公司的super angulon,這個結構廣為使用於各類高檔鏡頭,用於航空攝影用的魯薩鏡頭可以達到122度的視角,而作為大畫幅攝影的super angulon只能達到100度到105度。

這個光學結構是目前光學上矯正比較完善的了,被稱為最完美的廣角結構,和以前的hologon,topogon相比像場亮度衰減由視場角度余弦值的4次方關係改善為3次方關係,但由於像散的原因,邊緣區域的解像力下降比較快,不過由於色差,球差,彗差的矯正都比較完善,這種結構的成像一般都很明銳,色彩表現也很好。super angulon系列鏡頭對比其他結構鏡頭的成像特點主要是反差適中,色彩表現好,目前施奈德生產的super angulon從38一直延伸到210,本來還有很稀有的250super angulon的,不知道於何時就停產了,也從未見過這支鏡頭的照片,估計像圈巨大,用者寥寥。

威廉亚洲官网 的super angulon是XL系列的,據稱視角可以達到120度,但標注上還多是110度,和一般人認為的xl系列採用了非球面鏡片不同,super angulon的xl系列是沒有增加非球面鏡片的,因此由於視角的增大,像場的亮度衰減就比較值得重視了,廠家為這一系列的鏡頭專門配備了特殊的中心慧濾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中心和邊緣的亮度一致。
對於中心灰濾鏡,xl系列的super angulon實際上並不比普通的同焦距的鏡頭亮度衰減的多,他們的亮度在同樣的視場位置基本是同一個級別的,其差別很難在曝光上看出來,只不過由於大幅增加的像場的部分和中心亮度的對比相差過大,才使中心灰變的必要,在一些移軸範圍小的機器上使用像場大過移軸範圍很多的xl鏡頭的時候中心灰是沒有什麼必要的,而普通非xl的鏡頭其實一樣需要使用中心灰,不管是羅頓斯德公司還是施奈德公司,其中心灰都遵循兩個數學規則,也就是說實際上是可以互換的,較淺色的那個適合xl和普通super angulon系列使用。用戶需要使用中心灰與否應該可以自行判斷,拍攝出的照片有沒有明顯的暗角或者是否需要常常工作於相機的極限像場邊緣。
大多數super angulon因為像場亮度衰減的問題在標注像場大小數據的時候都有所保留,一般可以認為其保留了接近5度的余量,如果用戶可以忍受在那余量範圍內較暗的亮度(通過減小光圈和附加中心灰可以一定程度上修正這個問題),這一部分也是可以使用的,比如super angulon 121F8像場只標注了291mm/f22,但它實際上是可以覆蓋305-315mm的,進一步縮小光圈,還可以使它的像圈達到328-335之間。因此很多玩810的朋友也偶爾使用這一隻鏡頭來應急獲得原本沒有的超廣角的效果,專業使用上並不推薦這樣使用,但可以用有時還是能有大效果的。

super angulon下一步的發展是在結構中引入非球面鏡片,比較可能出現的改進將會是首先在前後組的第一片鏡片上,這樣可以極大地改善該結構鏡頭的亮度衰減問題,將會把原有衰減度由立方關係降低到平方關係,基本可以擺脫中心灰,而且視角可以擴展到140-150度,那個時候即便是38mm的鏡頭也可以在45上應用,如果還能在光圈附近加入非球面鏡片,那麼鏡頭的光學解像力還會大大的更進一步,能夠提供更加銳利的影像,考慮到成本和現有膠片水平,估計這一步改進可能會背依經濟行為目的的取消。由於ebay的出現,我們多了很多獲得一些以前不敢想像的鏡頭的可能,對於超廣角鏡頭,很多航空相機使用,因為使用級別不同,那種光學鏡頭的成像水平數倍於民用系統,就算二戰時期的產品也比今天威廉亚洲官网 最好的民用鏡頭更加出色。

對於大畫幅,尤其是魯薩結構的,航空鏡頭可以注意選擇這樣幾隻。
(1).蘇聯魯薩系列,魯薩49,焦距70mm,光圈F6.8,視角122度,像圈f22時為305mm,全開光圈為264mm,解像力約220線對/mm。想像一下,810可以使用70mm焦距的鏡頭,那該會有多麼廣闊?
(2).如果覺得魯薩49還不夠刺激,那麼考慮一下蘇聯的祖國-26,實際上也是魯薩之一,焦距55mm,光圈F8.4,視角133度,像圈253mm/f16,最大298mm/F64。當然魯薩38更變態了採用了非球面鏡頭以後焦距36mm,F7.7視角148度,可以供57使用並且有很大的移軸範圍,當然,你還得沒皮腔擋著,膠片的平整度也很關鍵。
(3)東德生產的拉米岡就比較溫柔了,150mmF4.5,視角94度,全開光圈視場94度,像圈314mm,對比一下久負盛名的施耐德super angon165F8,全開光圈的時候342mm,f22時398mm.
(4)瑞士的阿維岡aviogon也是可以考慮的,它的115到170都是這一結構,都可以使用在57和810上。

還有一些其他國家航空鏡頭,同樣具有很高的光學水平,這類東西可遇而不可求,而且都需要改裝,大部分國家的航空膠片有這樣幾個,180*180mm,225*225mm,150*150mm,300*300等等航空用鏡頭都是可以使用於大畫幅的,不管哪一種其設計的解析度和普通的相比都高得驚人,而且除了專用的鳥瞰鏡頭,其他的都是幾乎沒有畸變的鏡頭,儘管大多數這類鏡頭是用來拍攝專門的高反差高解析度的黑白膠片的,由於出色的光學素質這類鏡頭拍攝彩色或者黑白攝影都是極其適合的,我曾有幸見過一支不知名的鏡頭,其極其優異的素質讓我瞠目,在ebay上我也多次看見好多可以用來拍攝的航空鏡頭,不知哪位大玩家可以收入私房使用這些頂尖的光學精品(BTW:當然重量也是頂尖的,)。

對於這一類鏡頭,尤其是施耐德的super angulon系列,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色彩表現能力,super angulon擅長提供極高質量的像場中心部分,他的反差中等偏高,色彩過渡和色彩的艷麗在所有的鏡頭中首屈一指,super angulon生產時間比較長,產品也分高檔和低檔的兩條不同線路,較高檔次的鏡頭會有比較好的作工和材料構成,早期的super angulon是單層鍍膜的,而後期則改為多層鍍膜。並不一定單層鍍膜的鏡頭就一定差於多層鍍膜的,對於早期施耐德,品質最好的鏡頭是提供給Linhof的,從2手市場上的印象來看,經過幾十年的時間考驗,事實證明,linhof特選系列的鏡頭確實具有最好的質量和耐久性,一般舊鏡頭常見的一些問題很少在linhof特選中出現。

4.比奧岡biogon
菜斯的比奧岡鏡頭的名聲非常大,它是半對稱的光學結構,和前面的廣角鏡頭的發展不同,比奧岡結構是從中焦的松納中衍生過來的,設計上參照了完全對稱的魯薩也就是super angulon結構,實際上可以把super angulon的結構看作是比奧岡的一個變體,只不過從光學結構設計上看,一個傾向於完全對稱,以方便校正像差,而一種則利用刻意些微的不對稱來彌補一些固有缺陷。作為較晚出現的光學結構,比奧岡沒有那麼多廠家生產了,菜斯自己也只做了很少的幾隻鏡頭給不同的畫幅使用,尤其以在120篇幅上的最為出名。比奧岡結構出現以後,現代計算光學因計算機的發展迅速發展起來,比奧岡結構也出現了很多變形,絕大多數設計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super angulon結構的優點,致使某些廠家的結構很難說出是延續哪一種經典的設計。

完全經典的比奧岡鏡頭,繼承sonnar結構在集光能力上的優點,光圈值可以做的比super angulon結構大,一般這種結構的攝影鏡頭都能將f值做到4.5,而且由於是不對稱結構,前後組的口徑可以做的不一樣,後組可以做得更小一些,較小的畫幅上能做到2.8或者更大,菜斯在大畫幅鏡頭上只有2只很少數量的比奧岡鏡頭,大多產於60年代。53mmF4.5提供給格拉菲 XL 69/67新聞相機,而75F4.5比奧岡則提供給當時的linhof。

羅敦斯德公司因為曾是菜斯公司的子公司之一,光學技術大多來源於菜斯,現代生產的grandgon和grandgon-n都是經過一定變形的比奧岡結構,雖然從結構上來說,羅敦斯德公司的光學特點更多地傾向於(基本上就是) super angulon那種經典的對稱結構,從實際效果和結構圖來看,兩家公司的鏡頭基本上是一回事,甚至中心灰都可以通用。羅敦斯德公司長期提供鏡頭給瑞士的仙娜,仙娜標注自己的品牌仙娜瓏銷售,同時羅敦斯德鏡頭也提供部分鏡頭供美國的culmat使用,今天的culmat已經和cambo是同一家公司了,美國將這部分鏡頭標注為caltar(caltar鏡頭來源很複雜,如何選擇後面會專文敘述)。而現代威廉亚洲官网 的尼康系列也是採用的變形比奧岡結構,fujinon則不清楚,從其結構圖上看似乎也脫不開這個關係。

經典比奧岡結構(專指菜斯的鏡頭)的特點部分來源於sonnar,因為不對稱所帶來一定的不完全校正的球差和彗差讓鏡頭的焦外成像相當悅目,在保留了sonnar結構本身銳利和色彩及其色彩過渡的表現能力下,通過不對稱鏡片的修正,整個像場內的照度均勻性大為改善。就菜斯的兩隻鏡頭而言,反差和銳度都非常的高,色彩表現艷麗(感覺沒有施耐德那麼艷,但比羅敦的又要好一點),色彩層次過渡非常好。像場中心到畫面邊緣的亮度衰減在廣角鏡頭中是最輕微的,而邊緣部分的成像質量和解析度確是所有鏡頭中最好的。不過就75f4.5的指標而言,視角90度,它只能提供175mm/f22左右的像圈,並且縮小光圈並不能給鏡頭帶來多少明顯的像場增加,當然較大光圈的時候像場縮小幅度也很小。

對於羅敦斯德的grandgon-n鏡頭,它的結構和成像更類似於super angulon,不過還是有些細微的不同,首先羅敦斯德的鏡頭像場亮度從不完全對稱中獲得了一定利益,一般來說羅敦的鏡頭像場亮度衰減沒有施耐德super angulon那麼快,不過即便如此,羅敦鏡頭像場衰減並不是能夠忽視的,因此羅敦斯德也為自己的鏡頭配置了中心灰漸變,不過因為羅敦鏡頭的衰減小這個特點,它看上去並沒有施耐德那麼必要,但從測試結果看,兩者的亮度衰減律是一樣,因此,羅頓德灰漸變也是可以用在施耐德鏡頭上的。當然這也看什麼樣的用途,如果是建築攝影,廣告攝影這種要求比較精準的場合,還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據我所認識擁有這些鏡頭的人們,很少有人為其配置中心灰。和super angulon相比較,grandgon-n反差略微大一點,鏡頭對線條的刻畫感更強烈,顯得要銳利一些,色彩及其色彩層次過度輕微的落後於super angulon,但仍然居於非常出色的地步,羅敦的鏡頭還是比較好的繼承了菜斯系列光學鏡頭的特點,比較均衡,當然他距離菜斯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5.dagor結構的鏡頭

1892年被設計出來的dagor結構可以說是現代光學的開始,蔡斯公司的Goerz先生設計的這個結構於1904年開始在蔡斯的以設計者命名的GOERZ公司中生產,生產持續時間很長,在GOERZ公司推出這一領域前,所有的技術資料轉交給施奈德公司,而後施奈德以angon這個命名代替了聲名赫赫的dagor繼續生產。Dagor鏡頭採用6片兩組結構,也是對稱型的正光鏡頭,它可以看作是海普崗結構的一種衍生,由於採用了膠合鏡片的技術,一片加工難度大的鏡片可以分成幾份由幾塊鏡片分別承擔,因此這個鏡頭是能夠大規模普及的第一款設計,也正由於多塊鏡片膠合成的鏡組可以利用不同的玻璃屬性進行更好的色散校正,dagor鏡頭結構實際上是處於廣角結構和標準鏡頭結構之間的一個結構,從海普崗那裡繼承來的廣角鏡頭的特性和多鏡片校正本身是有一定衝突的,大多數成品的dagor鏡頭都是在60-80度之間的,但因為它能很好的校正基本的幾種高級相差,因此口徑可以做得比以前的鏡頭更大,一般極限是f6.8,因此這類結構的鏡頭絕大多數都是F6.8的。

Dagor鏡頭剛出現的年代,還沒有鍍膜工藝,這個結構在設計上也因此避免了過多空氣面造成的界面反射效應,僅有四個空氣面,光線的透過率算是非常高的,後期絕大多數鏡頭都還是被加上了一層單層鍍膜,具有單層鍍膜的dagor鏡頭有著和現代鏡頭相似的透光率。一般據認為是編號77xxxx以後的鏡頭是具有鍍膜的。由於dagor鏡頭是第一款複合膠合鏡片的鏡頭,膠合技術就顯得比較重要了,質量上好的膠對光學質量的影響不言而喻,普通的明膠,樹脂膠都有一定的缺陷,那個時候也沒有高級的人工合成的改型膠,所採用的一般認為以當時無污染寒冷的蠻荒之地加拿大所產的一種特殊的樹脂是最好的,作為一種有機物,特別是自然界的有機物,膠的出現讓鏡頭多了一個最為煩惱的問題--霉,霉的產生和膠的質量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作為真菌的一種,霉的孢子的存活能力相當的驚人,而且並不需要氧氣就可以生存並且發育,自從有了膠合鏡片以後,霉就成了每一個用戶的噩夢。除了霉,膠合工藝也有固有的問題,膠是液體狀態的,要他成為凝固狀態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小的無機分子會揮發,這樣會在膠的內部形成很多微小的疏鬆孔,從而影響了光學的透過率和光波長的吸收率,不過在民用光學,有些缺陷是可以接受並且可以彌補的,採用低壓高溫熔融法,基本上可以將這個問題最小化。在鏡筒的加工中,越精密越是密封性好的,相對而言膠的穩定性越好。

除了膠本身的工藝外,膠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老化和氧化的問題,因為一般不會接觸空氣,空氣氧化的可能性較小,氧化一般還是發生在交替結構中自身所含一些不太穩定的游離氧造成的,老化也可歸入這個問題,氧化會導致膠層混濁,而老化一般則是膠質性質改變,發黃,或者偏青。質量好的膠這個問題出現的時間比質量不好的強幾十倍,另外過多的接觸強紫外線也會讓這個問題突出。在膠合問題上,還有一個問題制約著dagor鏡頭,玻璃鏡片的熱應力問題,光學玻璃除去本身高純度均勻性的問題以外,熱應力也是一個很影響光學水平的,在前面介紹的幾種結構,尤其以海普崗,topogon,hologon這些鏡片結構簡單的對這個要求最高,玻璃熔融到冷卻到常溫,如果速度過快,熱應力和玻璃均勻性都會有一定的問題,理想的速度是6in直徑2in厚度的毛胚以每小時0.1度的速度凝固,更小的毛胚速度可以更快一些,一般而言還是最好別高於3度/小時的速度,世界上最大的折射式望遠鏡的1米直徑毛胚花費3年時間冷卻,而5米反射望遠鏡花費了15年時間冷卻,這還是非膠合鏡片,要求比較低的了。膠合到一起的鏡片,如果應力小,相互間的結合緊密,光學品質不容易隨時間迅速下降。而應力大的鏡頭,隨環境溫度影響而誘發較大的變形,一方面造成解像力損失,另一方面容易導致鏡片脫膠。
生產這個結構的廠家不多隻有下面這幾種
Zeiss: Orotho-Protar, Statz Anastigmat Series VI
Schneider: Angulon

菜斯標示自己鏡頭的還有幾種不同的,Statz Anastigmat Series VI是較早的,普遍是採用黃銅鏡筒的,Orotho-Protar 則是較晚一點的,估計是用途不同,絕大多數菜斯還是標誌GOERZ DAGOR銷售的,歷史上生產的dagor鏡頭主要是提供給45,及45以上的畫幅採用,dagor成像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其出現的年代是黑白攝影的頂峰時期,其獨特的層次和色調過渡直到今天仍然令許多人痴迷,雖然dagor鏡頭可以作為一種廣角鏡頭使用,但是它邊緣部分的成像反差和銳度都比較低,解像力也不高,絕大多數使用者都還是把它當作一隻類標頭,使用於69,45這類仍然需要高倍放大的畫幅,其解像力和反差還是不如今天威廉亚洲官网 的鏡頭,而在810這一類只需要很低的放大倍率的畫幅中,這個鏡頭可以足夠的滿足反差和解像力的要求,並且將其個性化的味道展示得很清楚,而在11*14以上,不需要放大的畫幅,他的成像遠超人眼的極限了,而它的味道成為最主要的選擇要素了。

大部分goerz dagor都是70度的設計,F6.8的光圈,而標誌WA的,基本都是80度設計,由於dagor鏡頭生產的數量和品種比較多,尤其是大視場角的,好多鏡頭都成為今天玩弄超大畫幅必然的選擇,165f8能夠提供足夠的像場給810使用,它在黑白攝影領域有著驚人的名聲,19in f7.7 則更為驚人,f22時能提供12*20使用,f45時像圈巨大接近一米,20*24也不在話下。Dagor鏡頭也分成好幾個檔次,質量最好,成像也最好的是所謂的金點,還需要分是較古老的還是較新的AM頭,不太清楚AM的含義,我想沒有的大概是指在德國本土菜斯生產的,有AM的多半是因一戰而遷移至美國的美國goerz分公司生產的。

對於施耐德而言angon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了,而當時的施耐德公司如同現在的適馬一樣還是一家很小的專業鏡頭廠,大多數的angon頭都是80度的設計,早期有部分沒有鍍膜的白頭則是70度的,施耐德公司的生產質量和工藝要求還是不錯的,但遠遠比不上屬於菜斯的goerz,古舊的angon頭在市場上的價值遠遠不如更為古老的dagor,光學水平上僅能和普通的dagor相比,因為這個結構膠合不如早期的dagor嚴格的原因,很多出現於市場上的angon鏡頭都有開膠和較嚴重發黃的跡象,需要更為精心的挑選才能得到合適可用的鏡頭。Super angon本身和angon沒什麼直接聯繫,只不過是施耐德公司作為下一代廣角鏡頭進行推廣的一個名稱上的延續。

6.super symmar xl

單獨將super symmar xl提出來是因為它的結構特殊,super symmar xl如同angon到super angon的轉變一樣,本身的結構相互間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super symmar xl實際上是biogon結構的不對稱方向發展的另一類較大的變形。Super symmar xl結構設計上混合了biogon對視覺的光學採集力和逆焦式distagon補償結構的特點,和普通的逆焦式鏡頭不同,施耐德的鏡頭沒有延長鏡頭本身的焦距,逆焦結構的特點全部用於發揮它擴張視角的方面,並且使用了一片非球面鏡片對其進行了矯正,因此super symmar xl擁有了比以前的結構更加清晰,反差更大更銳利,表現色彩更鮮艷的能力,並且鏡頭的體積和口徑不會像super angulon那樣大型化(90xl讓施耐德重要的客戶linhof很難使用),可以輕鬆的達到105度的視角,同時避免了價格的膨脹。由於採用了部分逆焦設計,這個結構的鏡頭的像場亮度衰減再次變大,他甚至回到hologon時代的余弦值4次方的地步,和super angon的3次方相比衰減得更快,施耐德的中心灰a系列對應3次方衰減,而b系列就是對應4次方衰減了。Super symmar xl被採用到較長的焦段,充分應用其體積結構較小的優點,和super angon相比,super symmar xl在大部分的像場內,尤其是中心部分都顯得更加銳利,解像力更高,反差也要大一點,色彩表現略略鮮艷一些,過度一樣的柔和富於層次,而邊緣,super symmar xl亮度下降快,反差損失並不大,但球差像散比較明顯,線條解析力下降比較厲害,色彩和反差無太大影響。

Super symmar xl在設計上主要是為了風光攝影所設計,在super angon xl誕生後,施耐德發現其最重要的客戶linhof無法在其盛名昭著的technical系列相機上使用很重要的90mm鏡頭,而且許多客戶都評論新出現的72,90xl口徑過於龐大,成像雖然優秀但非常不便於使用及其攜帶,80mmf4.5super symmar xl的出現就是為了彌補90xl留下的遺憾,首先80mm的焦距便於和傳統的90鏡頭分開,另外80mm鏡頭介於傳統的75和90之間,能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提供75mm相類似的視角和90mm的相類似視角,而在傳統的linhof上使用75,72mm焦距鏡頭是很不方便的,這一點就算是威廉亚洲官网 的2000型也是如此,80mm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80mm的鏡頭能夠上到linhof雙軌機的軌道,並且視角在橫幅構圖的時候並不會將底板攝入畫面,在不如何移軸或很小范圍內移軸的風光攝影場合,像場可以覆蓋57畫幅的鏡頭即便不用中心灰也能很出色的完成任務,如果需要移軸,在配置中心灰以後也能很出色的完成任務。

從市場銷售來看,最受歡迎並不是施耐德苦心設計的80f4.5,作為一支過度焦距的鏡頭110f5.6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絕大多數人使用過110後立刻就會被它吸引,作為廣為被用在45及其上的110,視場大至幾乎能涵蓋810了,對應最強悍的45機器都綽綽有餘,因此,它的亮度衰減並不特別引人注目,很多人甚至認為沒有必要使用中心灰這樣的東西,當然這群人大多數都是雙軌機的使用者,在他們有限的機器移軸功能中,巨大的像場使他們無論怎麼移都在像場最佳的中間部分,自然會獲得超絕的畫面效果了,這個鏡頭在建築攝影中也影響巨大,它的焦距被認為是適中,透視自然柔和,既不誇大也不平淡的,而像場巨大正好方便透視的調整,super symmar xl因非球面鏡片帶來的像場平整度也比super angon高,更能適應這類用途,因此被一致稱讚也不足為奇。

更廣的150xl,210xl主要是為了接替以前的super angon165和210,分別對應810,11*14的畫幅,他們不僅維持了原有鏡頭的高水準成像外,還將其價格降低到原來的一半,重量和體積都有相當的改善。易用性強了很多,也更容易被使用者購買和接受。總體上說,super symmar xl在大畫幅中是一個較新的結構,它主要應用於中等焦距廣角上,改善了鏡頭的反差,並降低了成本,它的出現標誌著非球面鏡片開始在大畫幅廣角鏡頭中的應用,下一代的廣角鏡頭會因為非球面鏡片的大量普及而性能大大提高的。

廣角鏡頭的結構基本上就是如此了,對於以後的發展,最為理想的還是魯薩結構,也就是super angon,在加入新的非球面透鏡以後,這一結構的性能還會產生飛躍,儘管目前的super angon XL正剛剛出現,它基本已經將原有傳統的魯薩結構能力發揮殆盡。不過從大畫幅市場來看,鏡頭的更新速度非常慢,常常是超過20年以上才會做出比較重要的更新,而目前的產品看來還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了。作為比奧岡結構,也有其自身的發展區域,在和魯薩結構混合以後,也可以通過非球面鏡片大大的擴展視角,而且可以通過刻意的不對稱設計來降低成本和生產難度。

 

2.選擇。
選擇鏡頭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推薦更是如此,使用者可能要求目的喜好等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廣告攝影師更注重小場景的拍攝,鏡頭焦距中等,而建築攝影師則將廣角鏡頭作為最為標準的配置,風光攝影師挑剔鏡頭的體積和攜帶性。不同的大畫幅機器也有不同的鏡頭適應性,有的鏡頭在某些機器上是很難使用的,儘管他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如何構建自己適合的鏡頭族,我有兩個配置的思路簡易。
1)倍率配置法
一般將鏡頭等倍率配置於機器上,能夠很方便於大畫幅相機的使用,比如75,150,300,或者是58,110,210,400等等,當鏡頭出現倍率關係的時候,長焦距鏡頭的構圖大致是相鄰短焦距鏡頭的70%,比例固定,在45上如果再配合67或者69的後背,鏡頭的覆蓋比例將會非常細緻,幾乎所有的焦距都能覆蓋上。使用的時候更換鏡頭的規律基本一樣,便於掌握。
2)0.7倍焦距法
這個配置相對而言比較密集,適合希望鏡頭族比較多的人,這個配置法也有上面配置法的優點,更換規律一致,比例易於掌握。
鏡頭的品牌選擇,在大畫幅中,基本沒有什麼德日之爭,主要是因為日本鏡頭基本不夠格來爭什麼,選擇如果沒有意外,基本都是在德國鏡頭中展開,除非在沒有德國鏡頭可選的時候,日本鏡頭才勉強進入考慮。遵循風光施耐德,廣告羅敦斯德的慣例,這樣選擇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實際上兩家的產品非常接近,區別極其微小,就算亂選也不會錯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