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7日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神秘的美領館之行,引來媒體議論紛紛。網上的《公民》月刊的社評文章「重慶事變,最後的輓歌」稱這是「一出遠比2011年歲末開始的方舟子韓寒大戰更刺激也更離奇的政治大戲」。雖然目前尚沒有足夠的信息來讓人們瞭解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不過民間各種碎片信息的發布和疊加,官方欲蓋彌彰的慌張反應,以及在輿論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漏洞百出的信息發布,已經足夠讓人們勾勒出這次事件的基本脈絡。
這出諜變劇的主要線索是,「打黑英雄」王立軍政治上失勢,深夜倉惶逃到成都美領館尋求政治避難,各方緊急博弈試圖主導議程。由於牽涉到高層權鬥、中美關係、政治突變以及精彩迭出的劇情轉換,對此情此景,在2月8日前後瀏覽過微博和網路的人都應該深有感觸!以致有網友戲言道,「這麼多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深夜等待另外一個男人的信息,這真的是很變態」。雖然不久之後,官方就王立軍事件的輿論與相關信息的封殺全面鋪開,不過藉助激情燃燒的網路輿論,王立軍深夜私奔美領館事件,已經從各種角度得到闡述,以重慶紅與黑、重慶病人等為標題的平面媒體的跟進更是讓這一事件穿透到社會各個階層。從不同角度來看王立軍深夜私奔美領館有不同的寓意,而從這件事對中國未來政治演變引發的衝擊波,筆者願稱之為「重慶事變」。
文章說,從政治源頭來看,這次重慶事變聚焦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身上。客觀地說,在中國政治格局中,重慶向來無足輕重,直到來了個薄熙來。薄熙來憑藉其太子黨血統,政治上向來春風得意,鋒芒畢露。不過自中共17大後,在政治角逐遊戲中被習近平後來居上,只能蟄居重慶,成為一位地方諸侯,其失意之態溢於言表。作為一個有個性有抱負的政治人物,薄熙來自然不甘屈居人後,也不想做一個尋常封疆大吏。因此他上任伊始,就開始做出系列非常規之動作,比如高豎毛澤東塑像,高調唱紅打黑,試圖以正統中共傳人自居,籍此在政治上更上一層樓。這些做法,使得他成為一個十分另類的地方大員。薄熙來似乎也毫不掩飾其政治野心,他的話語體系,他的書法,他對外形象展示,似乎都有刻意模仿毛澤東的意味。薄熙來利用其掌控的媒體,聯合一些無良左派學者,共同唱響所謂的重慶模式,染指意識形態和政治符號領域。一時之間,重慶的政治重要性風生水起,在媒體關注和放大之下,重慶和薄熙來的言行成為觀察中國政治走向的一個重要窗口。
文章說,這種政治異象的出現是非同尋常的。中共作為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機器,地方黨委書記雖然可以稱霸一方,在經濟和社會管治領域擁有諸多大權和特權,但是在國家的政治結構中往往是無足輕重的,意識形態及與政治道統相關的話語權,向來是中央獨攬,是地方行政和黨務領導人的禁臠。薄熙來治下的重慶,卻公然在意識形態和政治符號層面,頻頻展開攻勢,這固然是因為薄熙來擁有更多政治保險,政治風格上更有進取心,同時也的確說明瞭高層和地方之間的權力博弈開始感染到政治敏感地帶。當然,薄熙來所推動的重慶模式,在主旨和立意上都強調中共正統意識形態,符合政治正確,可以堵住政敵口舌,間接裹挾中共高層。整體上,中共高層對薄熙來在重慶的做法既有默許,又似有忌憚,而從客觀政治後果來說,薄熙來系列特立獨行的做法,結合權力去中心化的進程,讓人浮想聯翩,說明瞭中共高層權威衰減,也說明中共黑箱政治被撕開一個不大不小的口子。
中共高層對重慶模式的曖昧態度,激發了更多的猜測,也在更大領域內造成了公共認知混亂。文章說,其實,當下社會精英階層對所謂重慶模式是有一定共識的。這種經濟上政府強勢干預,政治上厲行人治和集權,社會管理上以警察統治翻版的所謂重慶模式,對於經歷市場化和自由化洗禮的社會精英來說,無疑是一種歷史的反動。薄熙來和重慶模式意圖重續社會主義正統理念,通過疾風驟雨運動的方式來建立政績,無疑是極其危險的。正如某政治評論人士所說的,薄的行為資助、刺激、鞏固了90年代以來的新左思潮,配合、爭取、挽救了毛左殘渣,豐富、擴充、救活了官方宣傳話語,將意識形態分歧和思潮分裂敵對化、極端化、混淆化,形成毛左、斯大林主義、孔教和民族主義的混合體。
文章認為,這些年來,薄熙來雖然政治光芒逼人,但民間、媒體、網路和公共知識份子們,從來沒有吝惜過對重慶模式的批評。尤其是所謂雙起論和李莊二季之後,薄熙來和王立軍的形象已是眾矢之的,在網路上和相對自由的媒體空間裡,王立軍的酷吏形象已被深刻塑造。這其實是多年經濟發展和社會發育帶來的民間軟實力。對於特定的政治現象,民間雖然不具有行動權,組織動員能力,但是民間擁有評論的制高點,這種民間軟實力一直在對抗著薄熙來試圖把重慶模式拓展開來的動能。
不過,除了言論上的抨擊和對抗之外,公眾並沒有其他工具來影響社會進程。而最近數年的社會情勢,是由紅色意識形態的回歸,政治改革上的停滯,法治建設的倒退和經濟自由化進程逆轉等基本脈絡構成的,這些歷史性的倒退顯然強化了社會不安全和群體性焦慮。在這個基本盤面下,重慶模式如何演變,薄熙來的政治前途如何發展,都成了牽動公眾情緒的重大籌碼。在2012年末世揶揄文化氛圍中,在中共18大權鬥日益白熱化的背景下,忽然出現的上述讓人瞠目的王立軍事件,自然是一件具有深刻影響的重慶事變。
很多評論人士把這次事件和當年林彪叛逃相提並論。歷史充滿了嘲諷,這次重慶事變最嘲弄人的就是一向高舉紅色大旗的王立軍,在最後最關鍵的時刻,竟然選擇了美國領事館作為避難所,這真是十足的黑色幽默,和當年作為毛澤東最親密助手林彪出逃而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幾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可以理解的原因,當年的林彪事件對公眾的信息封鎖更加嚴密,叛逃事件引發的震盪需要更長時間才顯山露水。而在微博和網際網路時代,王立軍事件幾乎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把各個新聞碎片逐步拼接完整,通過微博,網路媒體,和境外媒體的互動。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