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左右我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山裡打工。在這裡我遇到L哥。雖然我叫他哥哥。其實他只是比我父親小一歲。按年齡應該叫他「叔叔」才對。但是一位朋友說,叫「哥」顯得親切,而且顯得對方年輕,於是乎,「哥哥」就這樣叫起來了。
第二次我從這裡辭職,回老家辦事情的時候,L哥給我拿了一百塊錢做路費。我心裏有些不舒服,主要是不願意要別人的錢。後來,我第三次來這裡不久,L哥讓科長找老總說,把我調到他身邊工作。就這樣我成了他的「跟班」。我們在一起合作近半年的時間,在這個半年的時間裏,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提醒,做好本職工作。
當然,在單位開工資的時候,我有的時候會請他和科長吃飯。我覺得雖然在其中我賺錢最少,可是我沒有花銷,也遇不到隨禮的份兒,而他們工資雖然都比我高,可是他們因為在這裡呆久了,認識人多了,禮尚往來的事情就很多。而我到今日為止才隨過200塊錢的禮,所以每逢開支的時候就請他們吃飯,雖然花幾十塊錢,為的是圖個樂兒……
不管怎樣說來,用「忘年交」來形容我和L哥之間的關係是最為恰當的。今日我就說說我們之間的前生往事。
話說,在宋朝時,嵩山少林寺。
在此時這座寺院中有一位高僧,當時已經有九十多歲了。他有一位高徒,那年七十多歲。長得胖胖的,總是愛笑。武功十分了得,那真是,陸地飛騰,飛檐走壁,百步穿楊等等功夫都煉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一日,早上,這位高徒在給師父請安的時候,他師父告訴他,「我昨夜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和你要與一位書生結下一段緣分。我們今生要結下這份緣分,以便將來在末法的最後時刻,我們能再度相遇。」
高徒說:「書生?我們習武的人怎麼與書生有緣呢?而且書生滿天下多的是,怎麼找?師父在您夢中有沒有這位書生的模樣或者某一種特徵?」
「嗯,這個我知道。我夢見這位書生頭戴藍色文生公子巾,他經常手裡拿著一把扇子,扇子上畫著一個玉珮,並且有一首詩。把他找到,並傳給他功夫,記住傳功夫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讓他明白佛理。讓他懂得慈悲的重要。去吧,什麼時候找到他,就把他帶回來,我看看是不是和夢中遇到的一樣。」於是乎這位高徒就下山四處尋訪這位書生。
人海茫茫,怎麼個找法?何況這位書生長得怎樣又不曾曉得。這位高徒琢磨來琢磨去,於是乎想出一個別人想不到的高招:招書生練武,必須是帶藍色公子巾的書生,要把家傳絕技相傳。
這樣很多頭戴文生公子巾的人慕名而來。他逐一「相面」。因為有的人是來湊趣,有的人是假冒書生,其實是練武的人,就想多學一些少林絕技。這位高徒真經過十幾年的「海選」之後還沒有找到真正的那位書生。他很是失望。因為他沒有完成師父交給他的使命。
後來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一個人走在山林裡迷路了。陣陣寒風與冷雨令他感到很冷很冷。他無奈只好爬到一顆大樹上避雨。過一陣子雨逐漸小了。他放眼望去,好像在不遠處有燈光在忽隱忽現的閃爍著。他心生喜悅,立即從樹上跳下來,冒著風雨沿著燈光尋去。
走了不遠,他隱約看見一個小木屋,裡面有燈光。他走上前,為了保險起見他側耳聽聽屋內的動靜,好像一位書生在一邊寫著什麼一邊吟詩。
他索性敲門,書生先是一驚,然後問:「這深更半夜的,是不是路上遇到風雨想到寒舍躲避一下呀?」他說,「我本是嵩山少林寺的和尚,因外出尋人,中途遇到大雨,無奈希望在此借宿一晚,不知可否?」
書生聞言,笑道:「有啥不方便的,我一直羨慕嵩山少林和尚。與練武的和尚談詩論文,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說罷伸手開門。
他一看,這位書生,真是一位紅臉漢子,他頭戴藍色文生公子巾,身穿一件雪白色長袍。眼睛雖然不是很大,但有神。身體雖然不算很高,但結實。手上滿是繭子。說明他不是一位只會伏案苦讀的文弱書生。他看著想著,正在琢磨的時候,書生朗聲道:「請閣下進寒舍以蔽風雨。」他這才回過神來,進屋。
到屋裡一看,這裡十分的簡單,可以用「清貧」二字來形容。在屋內靠北邊的地方有一個八仙桌。在上面有一個展開的扇面。在上面有一幅玉珮的畫,和一首詩:
身居塵世心如玉
博採五德君子續(注)
宛若天宮清朗淨
破曉蓮花屹風雨!
註:此句的意思是,玉兼備五德,展現君子之風。
他脫下僧袍搭在一旁,回頭有意的試探這位書生:「你怎麼和那些別的書生不一樣呢?別人的手是白白的,你的手可倒好,都是老繭,你是一個幹活的書生?」
書生說:「不瞞您說,我自小父母雙亡,是叔叔把我養大,在他家為了報答他的恩情,我就多幫著叔叔和嬸嬸幹活,後來就養成愛勞動的習慣。當長大一些了,我就愛看書。我這個人不喜歡追名逐利卻喜歡清靜。這不,我一個人跑到山裡來自己耕種,落個自在。我只是願意明白一些書中的道理。後來我曾經遇到一位異人送我一幅扇子,說上面有一幅畫,你要在上面配一首詩。到時會有一種奇特的緣分。我拿著這個扇子,打開一看是一幅玉珮的畫。我就琢磨為啥這位異人給我這個?是不是他期望我要做的像這枚玉珮一般純淨、謙遜呢?我就慢慢的琢磨。慢慢的做到。剛開始總想往上寫詩,但卻總覺得沒有把這枚玉珮的精神寫出來。這不剛才我望著外面的風雨,突發奇想,在上面草提了一首。請您指教。」
他一聽笑瞇瞇的說,「真的符合我的心思,這樣吧,你當我的小兄弟好了,別看我比你大了四十多歲,但我這個人就喜歡對脾氣的人。」然後他把師父所做的夢說給書生聽了。
書生聞聽此言便起身下拜,認他為兄長。
他後來把書生帶到嵩山少林寺,見到師父。師父也十分喜歡這個書生。覺得這位書生就是夢中的那個人。就這樣這位是書生就在這裡安頓下來。因為書生學武是表面,最重要的是學佛理。師父把很多的佛理都傳給書生了。書生真的是受益匪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到了今朝。機緣讓我們相遇,我們會好好珍惜這份難得機緣,做好該做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