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做一個大膽的預測,養豬業將成為繼房地產之後,又一個集中社會各界精英資本的熱門行業。
這樣的預測絕非痴人說夢、異想天開,而是來自於國內諸多企業老總的言傳身教。遠的有網易創始人丁磊,早在2009年就提出要做「品牌豬」;近的有武鋼集團掌門人鄧崎琳,月初宣布將投資390億巨資養豬種菜;此外,上海復星集團、北京中實集團、廣東德美化工等企業也都對養豬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至於養豬的理由,武鋼的鄧總給媒體算了一筆賬:眼下1噸螺紋鋼的價格大概是4700元,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豬肉每公斤已接近26元,這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鋼材二斤抵不上豬肉四兩。這種價格差異所反映出來的,是鋼鐵行業目前面臨的困境。據鄧總介紹,受鐵礦石資源短缺、物流成本抬高等影響,連續兩年,中國鋼鐵生產行業年銷售利潤率已不到3%,遠低於全國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平。
而相比之下,養豬業的利潤要豐厚許多。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生豬養殖平均成本為每頭1300元,銷售批發價為1800元,收入400元,利潤率約為22%。預計2012年全年生豬市場仍將呈現供需緊平衡。跟主業的微利相比,像武鋼這樣的鋼企選擇向非鋼產業布局,謀求多元化發展,這種什麼賺錢做什麼的思路雖然顯得有些病急亂投醫,但也應該說無可厚非。
但武鋼此舉有兩方面需要我們關注,一方面,近年來與武鋼持相同思路的央企有很多,他們看到房地產暴利,就紛紛跑馬圈地高樓萬丈平地起,參與分享樓市盛宴;看到資金市場融資困難,就憑藉央企的地位和融資優勢,參與民間金融借貸;這種見利就一擁而上的做法,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了房地產市場過快過熱上漲,最終要靠國家出面調控。現在,豬肉價格伴隨著CPI的回落剛剛走穩,武鋼此舉讓我們不禁有些擔心,不要因為大資金介入造成「豬的產能過剩」,引發價格波動,甚至「豬賤傷農」。
另一方面,以武鋼為代表的鋼企需要正視整個行業當前的微利局面,並應該想辦法來解決。對於武鋼養豬的消息,目前引發了對鋼鐵行業的兩種認識:一種是鋼鐵業實在太差了,「連武鋼都去養豬了」,誰還能做好;一種是這個行業也許有機會了,「連武鋼都去養豬了」,還有啥可怕的?除非這個行業徹底消失。
做企業如同做人,人的一生總有高潮和低谷,一個行業也有冬天和春天,有時候堅持信念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中國的鋼鐵行業,雖然有著產量全球第一的名頭,但是技術提升乏力,鐵礦石受制於人。這樣的處境與問題,不光存在於鋼鐵一個行業,難道,大家最後都去養豬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