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12個月裡,中國的證交所走得並不順利。跟蹤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的上證綜合指數同比下跌17%,深圳證交所跌了28%;2010年晚期針對小型、成長階段企業推出的中國創業板(Chinext),其基準指數則較去年1月底下跌了35%。
對這兩家證交所來說,好消息是一些公司仍然搶著要上市。
週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首次完整公布了已申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企業名單。名單顯示,500多家公司正排隊等待在國內證交所進行IPO。名單的公布,似乎是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為提高市場透明度而採取的措施。
為什麼有這麼多?
在發達國家,公司只要滿足交易所的上市標準,就可以自主選擇IPO時間。中國不一樣。在這裡,公司只有在獲得證監會放行之後才能上市。於是證監會為管理市場情緒,放出來的新股有時候如滔滔江水,有時候如涓涓細流。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初,在市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而受重挫之際,證監會甚至連續九個月事實上禁止進行新IPO,以防從流通股中吸走資金。
這讓很多公司的日子變得艱難起來。它們需要融資,但在提出IPO申請之後,還要再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在實際上被允許發行股票,有時候這中間要隔好幾年。證監會說,名單上500多家公司裡面,50家處於「初審中」狀態。這是上市之前的最後屏障之一。證監會沒有透露這個數字比平時多還是少。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名單包括了八家區域性銀行。2007年批准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上市之後,中國政府再沒有批准小銀行進行IPO。但在2009年為了援助中國的經濟刺激行動而加大放貸之後,中國很多城市商業銀行一直渴望獲得資本。
證監會名單上共有14家銀行。這些銀行還沒有被允許上市,而是被銀監會(它也擁有銀行可否上市的決定權)攔住了去路。銀監會曾要求銀行先提高業績,然後才會批准銀行向公眾售股。
現在,一些銀行似乎已經抵達最後幾道屏障之一。但如果中國投資者不對股市顯示出一定的熱情,這些銀行可能就得再等一段時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