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糧不荒 生男就打仗!?
1959金河埂之殤
文章提示:我爸爸對我將「兵荒糧不荒,生男就打仗」 講過很多遍。我在想,現在很多人通過B超檢驗,選擇性地打掉女孩,強行多生男孩,會不會觸動天譴,最終導致大的災難呢?但願不會出現。
歷史:苦難家鄉,水災兵禍
我的家鄉安徽無為,長江流域著名古鎮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無為縣鳳凰橋鄉金河埂村。這裡在歷史上多數時間和蕪湖是一個行政區域,但是現在卻隸屬於巢湖,我們的口音和江蘇南京基本一樣。無為的命名,是「思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頗有老子的思想,是春秋戰國時候的楚地,三國時期曹操和孫權交戰的重要地帶,明朝朱元璋亦在此鎮迎戰過元軍,後來清軍和太平天國也在此大戰。我們處在裕溪河邊,而這條河在我們這段,分為三汊,是用人工運河連接的,連通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和第一大河長江。
運河在地圖上說是「裕溪河」, 在古代曾經叫 「濡須水」,在我們口中時卻是「運漕河」。至於為什麼叫運漕河,原因不那麼統一,從字面上,應該就是「運河+漕運」的意思,但是最早鑿這條運河的,據說是三國時期曹操征討孫權時軍隊開挖的,因此也可能是「運曹河」的意思,即「運輸曹操的軍隊」的意思。運漕河自西向東,筆直地在我們屋後穿過。河南岸是無為縣,河北岸是含山縣。我們雖然屬於無為縣,但是對無為的認同感不是很強,原因是這邊沒有集鎮,對面卻有一個著名的古鎮——運漕鎮。
號稱中國四大米市,水災不斷隔三岔五
在歷史上,我們那個地區主要受到2個方面的災難,一個是水災,一個是兵災。我們那個地區,是長江的古沖積平原,地貌平坦,土地肥沃,縱橫交錯,筆直四方,非常適合水稻和小麥,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號稱中國四大米市(蕪湖,沙市,九江,無錫),在四大米市中又被譽為「萬貨之會」,號稱之首。本來最不應該有糧荒。上游的巢湖,通過筆直的運河,提供源源不絕的水源,從來不曾有什麼乾旱,但是經常發洪水,由於地處平原,水難以排出,稍微下大一點雨,就形成內澇和決堤,甚至宅基地都不保,也正因為如此,土地極其肥沃,當年耕種幾乎不用化肥。在我們那,當年最貴的不是房子,應該是宅基地和田地,一到冬天,公共池塘水排干抓完魚之後,各家各戶都開始撈洋泥,將宅基地墊高,防止水浸。由於到處是水,經常發洪水,小孩子甚至大人被淹死的情況,時常出現。我的一個鄰居,一對小姐妹,和我年輕相彷,就一次性因採摘水中的菱角而淹死。我們那很多人曾經去淮南挖煤,死亡也不少,於是就有「死了沒埋(淹死),埋了沒死(礦難)」的說法。也因為如此,我們那的大人,最關鍵的就是教育小孩不要玩水,稍微長大,就要學會游泳。10歲小孩,能夠橫渡運漕河的,比比皆是,水性之好,在中國算是最強地區之一。
運河承載了更多的水量,決堤之事隔三岔五。運河原本筆直,只要看看那裡突然有一個彎道,就知道這裡曾經決堤過,而且相同的地方,往往數次決堤,可能是水文的原因。按照相關資料顯示,無為縣所在的巢湖地區在建國後總共發大水有4 次,分別是1954年、1969年、1983年、1991年。1954年是有記載的歷史上最大的洪水,無為縣幾乎所有的大堤都被衝破,沒有倖存,我沒有出生看不到,據說當時大水所到之處,淹沒的看不到數梢,連水蛇都纏在逃命人的船沿邊,打都不肯走。當年水災和風災造成的全縣死亡人數是694人,但是造成的人口死亡也遠遠不如1959-1962年的30萬左右。1969年再次發大水,巢湖地區決堤458處。1983年我離開安徽當年,巢湖地區5個縣潰破圩口總計482個。1991年,決堤的數字是500多個。1983年對面的含山縣楊柳圩再度決堤,我親自看到了什麼叫做洪水滔天,怎樣都無法堵住決堤口,最後從長江上調來顯示暗礁的噸船,才終於堵住。當然,也有一些圩堤是主動炸掉蓄洪的,以保證長江大堤和更主要的城市安全。平時河水從西往東流,據說下游和長江水倒灌水從東往西流的時候,就是最容易決堤之時。每次決堤,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莫大的損失。由於歷史經驗教訓極為深刻,幾乎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有決堤的記憶,於是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大大小小的漁船魚盆,平時可以捕魚,發大水道路淹沒的時候可以當交通工具,決堤的時候就是賴以逃命的工具。
兵家必爭之地,兵禍頻仍相連
另外一個災難就是兵禍。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總喜歡津津樂道自己的家鄉是歷史上的古戰場,曾經上演偉大壯烈的戰爭。其實,越是兵家必爭之地,那裡的老百姓就越悲慘。中原之地河南,其實就是最兵禍連結的地方。我們那裡,也難以逃脫這個命運,由於扼守長江,連結富庶的江蘇南京門戶,一直就是偏安江南和統一中國的南北必爭之地。春秋吳楚之戰、秦末楚漢爭霸、三國魏吳之戰、明末朱元璋混戰、太平天國之戰、國共之戰等等等等,都將這裡當做主戰場。我們那的老百姓,對打仗也特別敏感。一旦軍隊和土匪來到,就有老百姓送信,村裡的人就會暫時逃跑,這個逃跑躲避,我們口語稱呼為「跑反」。逃跑主要有2個辦法,就是將值錢的糧食和錢財,帶到蘆葦叢中躲起來,或者裝上船飄在河中間。古代北方的軍隊不識水性,船隻很少,一般不會到河中間。而蘆葦(我們那叫蘆柴)又高,地非常軟,容易陷下去,離大路又偏遠,就像山裡的樹林,適合躲避。但是跑反也不是絕對安全,由於船隻小,裝載的東西多,翻船的事情也不少,一翻船,一生積蓄就此泡湯,一年都要餓肚子。跑反也是不合作的表現,有「通敵」的嫌疑,一旦仍舊被抓到,就罪加一等了。
我們那有一句話,叫做「兵荒糧不荒」,就是說每次打仗,兵荒馬亂之時,糧食產量往往還是正常的,保證了當兵和農民都不會餓死。我想「兵荒糧不荒」應該有2層含義,一好像是老天爺悲憫老百姓,越是戰爭年代,自然條件越好,風調雨順,收成就還可以。二是兵荒馬亂的時代,軍隊是流動的,當地正常徵糧和管理是混亂無序的,有時候徵得甚至更少。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生男就打仗」。和平年代生孩子,要是男孩的比例總體過高,那就不是好事,那就意味著將來很快就要打仗了,因為生多男人,就是為了準備打仗,而只有經過打仗,男人死亡一些,男女比例才會恢復平衡。而生多女孩,就意味著有長久的和平。個人認為,這個應該沒什麼科學根據吧,但是我爸爸對我將「兵荒糧不荒,生男就打仗」 講過很多遍。我在想,現在很多人通過B超檢驗,選擇性地打掉女孩,強行多生男孩,會不會觸動天譴,最終導致大的災難呢?但願不會出現。
- 關鍵字搜索:
-
兵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