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溫家寶的「最後」一搏?
上週的「財新峰會」,謝國忠斷言「中國地產泡沫爆了」。這一言論並未引起轟動效應,說明已是不少人的共識。誰都知道,房地產泡沫破裂意味著中國經濟由此進入多年來最驚險的航程,但與會的海歸精英們卻擺出一幅「淡定」之態。這些人真的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還是早已有了各自的後路?經濟全球化一個耐人深思的現象,就是很多參與製造泡沫,且從中漁利者,可以全身而退,逃之夭夭。
不過,這一條可能對溫家寶家人適用,對他本人卻不適用。房市泡沫此時破裂,意味著溫家寶開始了他任期內,也許是他整個政治生涯的最後一搏。對胡溫來講,最理想的是把一個泡沫尚未破裂的經濟交給繼任者。但溫家寶顯然知道,這已經不可能了。葉檀敏感地注意到,溫家寶最近在聖彼得堡的講話中,第一次把調控房地產市場的目標從「穩定房價」轉換成「下調房價」。這一轉換意味深長,提出了許多有意思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此次房市泡沫是被主動引爆,還是溫家寶無計可施,不得不「撒手」的結果?在我看來,總體上是因為溫家寶無計可施,不過,也並非完全沒有主動引爆的因素。因為在技術上,繼續用放鬆貨幣的手段來支持房價「穩定」,直到18大交班,並非完全不可能。
那為什麼溫家寶不這樣做呢?我以為這樣做對胡錦濤政治上更有利,而對溫家寶的風險則太大了。一旦出了大問題,胡可以把全部責任推給溫家寶。更重要的是,這種選擇將給整個中共政權的穩定帶來太大風險,不僅即將接班的領導人不能接受,整個領導層的多數人也不願接受。因此,隨著胡錦濤影響力下降,溫家寶面臨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把房市泡沫帶來的整體風險降下來,而不是繼續擴大。尤其對即將上臺的習、李,他們的利益是寧可讓泡沫在胡溫任內引爆,也不要自己一上臺,就在自己手上爆炸。
因此,一段時間以來,溫家寶就在做各種準備,包括使用西方發明的方法對銀行系統進行所謂「壓力測試」,看中國的金融系統能承受房價多大的降幅。剛剛卸任銀監會主任的劉明康,先是說可以承受房價跌50%,後又說可以承受40%。不過,事實是,誰也不可能知道,中國的金融系統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房價降幅。這倒不是因為西方的測試方法不對,而是因為中國不是西方,中國有自己的系統邏輯,只不過誰也說不清楚這個邏輯。
中國系統的邏輯之一,就是一些西方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中國卻完全可能發生。對此,溫家寶還是有點數的。他之所以大談政改,原因之一就是他要為最壞的情況作準備。必要時,他也會振臂一呼,而不會束手待斃做替罪羊。
那麼,眼下的溫家寶該如何選擇自己「最後」一搏的策略呢?謝國忠的建議是,讓房價跌夠,而不要救市。只要溫家寶能硬著頭皮熬六個月,一切就會向好的方向轉化。謝國忠理解的中國邏輯,就是中國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好統治的老百姓,他們可以承受一切苦難。
從一切有機會隔岸觀火的人來講,謝國忠的邏輯都有道理。但本土派的代表人物葉檀則不這樣看,她的評論針鋒相對,旗幟鮮明——「房價緩步下行才是福」。葉檀理解的中國邏輯顯然和謝國忠不一樣。在葉檀的評論中暗含著這樣的假設,房價急劇下跌可能導致整個系統,不僅是金融系統,而且是政治系統和社會系統的崩潰。
溫家寶會聽誰的呢?顯然不可能聽謝國忠的。他不會看不到,謝的建言無異於讓中共去集體自殺。但葉檀的主張做得到嗎?此時的中國政府,還有能力讓房價「緩步下行」嗎?
這個問題將是溫家寶「最後」一搏的核心問題。如果他成功了,溫家寶的政治生涯就還可以繼續,他將憑此在18大之後的中國政局中繼續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因為他救了國家,也救了黨,但如果他失敗了,他就有可能遭到清算,甚至會殃及家人。
那麼,溫家寶會成功嗎?我以為溫家寶尚有不錯的機會,原因不在國內,而在國外。西方經濟立足未穩,現在還沒到圍剿專制中國的時候。
- 關鍵字搜索:
-
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