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在京城某部任副處長的同學被派到了離我不遠的一個縣級市挂職,當了副市長。上學時,我們的關係還算不錯,因此在他這衣錦任職後就叫我過去玩,我也希望見見這位老朋友,於是就選這個週末過去一趟。
星期六,這位副市長同學派了他的司機來接我。到了他的地盤,他先是陪我到城市的各個景點「免費」轉了一圈。然後就是晚上請我吃飯。嚴格說來,這頓飯不是他請,而是由別人買單。那天,剛好有當地一家央企分公司的老總請這位新到任的副市長吃飯,於是我也就有幸跟著蹭了一頓。吃飯的地點在鄉下,但卻很有檔次。鄉間別墅會所,包場,各路陪同,氣質十足而且還為數眾多的服務員,多年陳的好酒,獨一無二的菜餚。總之,這頓飯吃得很有層次,儘管我不是飯桌上的主角,但由於是副市長的朋友,因此也享受到了一點這種氛圍。飯後,同學送我去賓館,我問他這樣一頓飯要多少錢,他說大概要幾萬元吧。
幾萬元的一頓飯,對於請一位新到任的副市長來說,可能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它還是把我給觸動了,由此我也想到了現在倍受關注的「三公」消費。這央企的分公司請人吃飯,應當是屬於「三公」的範疇。請一次上面的leader就要幾萬元,這一年下來不知道要多少這樣的飯局,而且這還僅僅是在一個縣級市。推而廣之,更大一些的市裡,省裡,部裡等等,再加之出國、公車這「兩公」,每年這樣的「三公」數字那會是何等的壯觀。難怪那些部委公布「三公」數字都要扭扭捏捏,原來他們是不想讓我們「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但是,即使這些部門老老實實公布了「三公」數字,那又怎樣呢?頂多是讓我們這些老百姓一聲嘆息罷了,因為促成這些「三公」的動因一個也沒有消除。「三公」的動因主要這樣三個:一個是Power與地位,現在越來越高的「三公」消費已經擺脫了原來的「低級趣味」,成為了Power與地位的象徵,什麼人配什麼車、什麼飯、什麼樣的出國,都得有講究,而我們的公務人員的Power與地位似乎越來越高,這消費自然也要越來越多;第二個是沒啥人來監督,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我國其他好多事情都是如此;第三個是享受「三公」的人們心中那份越來越淡的於國於民的責任,「哪怕死後大浪滔天」。
當然,現在一些部委的「三公」能夠遮遮掩掩地公布,也是好事,因為這畢竟是走向透明、實現監督的第一步。事實與真相是改善與前進的動力,希望「三公」消費不要像現在貨幣通脹那樣越脹越大。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