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從小到大所受教育,被灌輸遵義會議確立了毛主席在中共的領袖地位,隨後毛主席指揮紅軍,四渡赤水,調動敵人,從而力挽狂瀾,帶領紅軍走出包圍圈,走出困境,從勝利走向勝利。現在大陸地區高中生必修的歷史教科書還在延續拍馬屁的說法:
[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以後,紅軍經過整編,提高了戰鬥力。毛澤東指揮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畫,然後渡過金沙江,衝出了敵人的包圍圈……][1]
聽我兒子說,為了通過考試,確保得到高中畢業文憑,上述內容必須背誦熟練。直到2007年春天我才知道,歷史事實與之相去甚遠。
參加了遵義會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陳雲,在遵義會議後不久從貴州威信到鴨溪的行軍途中寫成《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節錄如下:
[(一)擴大會一致決定改變黎平會議以黔北為中心來創造蘇區根據地的決議,一致決定紅軍渡過長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蘇區根據地。……
(D)擴大會最後作了下列的決定:
(一)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到支部中去討論。(三)常委中再進行適當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周為軍事指揮者,而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
擴大會完畢後中常委即分工,以澤東同志為恩來同志的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
決議發出以後常委各同志——毛張陳——均到各軍團幹部會中傳佈決議。在一切會議中對於政治局擴大會決議是積極的擁護的。在由遵義出發到威信的行軍中,常委分工上,決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負總的責任。」][2]
從中央檔案館所存歷史文物——陳雲手稿《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可以清楚地知道,現在中學生必修的歷史教科書內容:「遵義會議……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牽強附會拍馬屁的,政治上的總負責人是洛甫,即張聞天;軍事指揮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還是周恩來;紅軍的目標是北上過長江,到成都西南或西北建立根據地。
下面請看另一位中共元老級大人物、參加了遵義會議的紅軍一軍團政委聶榮臻元帥對遵義會議後紅軍行程歷史的回憶:
{遵義會議以後,中央確定向四川進軍。當時選定的渡江地點是在重慶上游宜賓到瀘州一線。一月十八日會議剛開完,我們就離開遵義,一軍團從集結地向西三軍團經仁懷向北,五、九軍團和中央縱隊隨後跟進,共同向赤水城進發。
……開始一路上比較順利。一軍團首先攻佔習水、土城等地,於一月二十五日到達赤水城郊,堆備攻城。但那時敵人聞訊我軍北上,早已在川、黔、滇三省邊界大修碉堡,集中兵力到川黔邊境佈防,封鎖長江。赤水城本來就比較堅固,這時川敵又派大量部隊增援,一軍團到了赤水城外復興場、旺隆場等地與敵人一個師又兩個旅對峙,相持不下。中央縱隊與三、五軍團於一月二十六日到達土城,第二天四川軍閥的先頭部隊,裝備精良的「模範師」郭勛祺部和潘佐的三個團,共六個團趕到了土城。一月二十七日,軍委主席朱德命令我三軍團、五軍團及幹部團全部,「於明日拂曉包圍迂迴該敵而殲滅之。」一月二十八日和敵人在土城東北的豐村壩、青崗坡一帶打了一場惡仗。由於我們指揮存在缺點等等原因,達一仗沒有打好,部隊受挫。
……
態勢於我很不利,於是軍委下令退出戰鬥,西渡赤水河(即一渡赤水)內古藺開進……
我軍一渡赤水以後,原擬經古藺、敘永、興文向長寧集中,然後在宜賓附近渡江,但我軍非常疲勞,又在山間小道行軍,速度很慢,敵人則依靠其有利的交通條件,先後調集了十個旅趕到宜賓南部長寧一線集中,於是我軍又改道到威信(扎西)、鎮雄一帶滇黔邊休整。二月中旬,我們發現川敵十多個旅正由北向南壓來,雲南敵人三個旅正向鎮雄、扎西急進。於是軍委決定我軍掉頭向東,二渡赤水,去打擊在遵義、貴陽一帶的王家烈部隊和薛岳、周渾元縱隊。二月十九、二十日,我軍在太平渡到二郎灘之間渡過赤水河。
……這時黔軍有六個團,佈置在婁山關一線,他們憑險據守,企圖掩護遵義,以待薛岳的部隊北援。我軍決定先打擊消滅黔軍。經過激烈交戰,一軍團的部隊二月二十四日再次奪佔桐梓城,守敵退向婁山關。二月二十六日,三軍團的部隊二次佔領婁山關。
敵人潰敗以後,紛紛奪路南逃。一、三軍團併肩向遵義方向展開了追殲戰。我們一軍團在黑神廟偷聽敵人電話,得知遵義只有敵軍約一個營,其他是婁山關撤退下去的部隊,敵師長命令他們在遵義城外各處整頓,不准入城。於是我們命令一師和二師:「如三軍團的部隊在你們前面追擊時,你們則隨其後跟追,如三軍團停止未追時,你們應超過他們迅速追擊。」二月二十七日,一、三軍團再取遵義城。這次三軍團比我們先佔遵義……
經過我們一軍團和三軍團等友鄰部隊的奮勇戰鬥,在遵義以南先後打垮了由貴陽北上增援遵義的中央軍——吳奇偉率領的五十九師(師長韓漢英)和九十三師〔師長唐雲山),並乘勝猛追,在爛板凳、刀靶水等地打了幾個漂亮的追殲戰。
在爛板凳附近,我們召集會議,命令部隊追殲敵人。我說:「現在我們部隊沒有吃飯,敵人也沒有吃飯,我們疲勞,難道敵人不是比我們更疲勞嗎?我們一定要乘勝追擊,把敵人趕到烏江去喝水。」
敵人這兩個師,在江西就和我們作過戰,知道紅軍的厲害。比如敵人的五十九師,就是第四次反「圍剿」被我們在黃陂幾乎全殲過的,不知道敵人怎樣東拼西湊,又把這個師的番號恢復了。他們一聽說紅軍來了,聞風喪膽,和我們一接火,逃得比兔子還快。
……
我們追敵人一直追到鴨溪以南烏江大渡口。由於敵人砍斷了浮橋,才倖免於全軍覆滅。
這次戰役,紅軍殲敵九十三師大部、五十九師一部還有王家烈的一些部隊,俘敵近三千人,內有團長一名,還打傷敵旅長、團長三名。這是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
三月初,周渾元縱隊在仁懷(即茅台)魯班場一線,有向我遵義進攻的企圖。我軍決定趁薛岳縱隊剛吃敗仗尚在烏江以南的機會,向西北打擊周渾元縱隊。三月四日軍委決定組成前敵司令部,由朱德任司令,毛澤東任政委,指揮作戰行動。這次本來想在運動中消滅敵人,但周敵卻在魯班場附近筑堡固守不動,我們一軍團到魯班場打了一下。沒有攻克。這時薛岳縱隊重整旗鼓,又北渡烏江向我後面襲來。於是我軍三月十日放棄遵義,軍委機關與野戰軍會合以後,於十六日攻佔茅台。在茅台休息的時候,為了欣賞一下舉世聞名的茅台酒,我和羅瑞卿兩個叫警衛員去買些來嚐嚐,酒剛買回來,敵機就來轟炸,於是我們就又趕緊轉移。隨後為擺脫追敵,我軍即在茅台附近向西三渡赤水,再次向古藺方向開進,周薛兩敵在後緊追。在此緊迫之時,不意毛澤東同志指揮我們突然掉頭向東,三月二十一日於二郎灘、太平渡一線四渡赤水。當我軍西進古藺時,敵人以為紅軍還是要北上,趕緊改變部署,沒有想到紅軍四渡赤水,掉頭南下,把北線敵人甩得遠遠的。我軍在遵義到茅台之間直插烏江邊。
一九三五年二月底,一軍團一師三團,帶著軍團的工兵連,作為先遣隊,掩護我軍南渡烏江。三月三十一日,三團抵達刀靶水南的烏江邊。當晚,先頭營在暴風雨中乘竹筏渡過了江,從小道繞到了敵人江防營——薛岳部九十一師的一個營的側後,擊潰了這個營。工兵連架起了浮橋,紅軍渡過了烏江。
敵人萬萬沒有想到,我軍竟長驅直入,前鋒直逼貴陽城下,嚇得貴陽守軍將四門緊閉,而我軍卻從貴陽城郊先東向貴定,以後又折回來於四月九日在貴陽到龍裡之間一個很小的口子由東北向西南通過了貴陽。當時蔣介石就在貴陽,他歷來是冒冒失失的,這次因為我軍行動神速。他摸不清我們意圖,還以為我們要打貴陽,所以未敢輕舉妄動。}
讀了上述聶榮臻元帥回憶錄,我們可以肯定,現在中學生必修的歷史教科書內容:「遵義會議以後,紅軍經過整編,提高了戰鬥力」純屬虛構。「毛澤東指揮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基本上屬於虛構。紅軍第一次渡赤水河、第二次渡赤水河,都屬於無奈之舉,而且並不是毛澤東指揮;第三次渡赤水河肯定也屬於無奈之舉,是否毛澤東指揮存有疑問;毛澤東指揮的第四次渡赤水河確有可取之處,在此不能埋沒毛澤東的才能閃光的地方。其實從靈活機動的軍事角度而言,最精彩的不是第四次渡過赤水河,而是向南渡過烏江,貌似攻擊圍剿軍統帥部所在地貴陽而實際上偷偷繞過貴陽而逃脫包圍圈。如果從必須嚴格完成既定任務的角度去衡量,放棄了從瀘州到宜賓之間北上過長江的目標是明顯嚴重的錯誤。
毛澤東四渡赤水神話的建立,始作俑者是欺天罔人的說謊大師毛主席,當然也少不了其他人拍馬屁的神功相助。遵義會議後仍然擔任中央紅軍最高軍事指揮的周恩來貢獻最大。且看周恩來1972年在中共中央召集的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節錄:
[遵義會議開了以後,要繼續前進。這個時候爭論又起來了,打仗如何打法也引起了爭論。……在那種關頭,只有堅定不移地跟毛主席走。這時問題就出來了,一個比較小的問題,但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從遵義一出發,遇到敵人一個師守在打鼓新場那個地方,大家開會都說要打,硬要去攻那個堡壘。只毛主席一個人說不能打,打又是啃硬的,損失了更不應該,我們應該在運動戰中去消滅敵人嘛。……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見,一早再開會議,把大家說服了。……從那個時候一直到渡金沙江,從一月、二月出發,到了五月,這是相當艱難困苦的一個時期。走「之」字路,四渡赤水河。][3]
有心研究軍事、研究歷史的讀者可以參看地圖,貴州省金沙縣城(打鼓新場)在遵義正西偏南方約70公里,遵義正南偏西方約120公里是貴陽,貴陽到金沙約100公里。實際上已經在遵義及其北方婁山關、桐梓一線,並且剛剛在遵義會議上決定往遵義西北方瀘州、宜賓之間進發以求渡過長江突出圍剿軍包圍圈到四川建立革命根據地的紅軍,怎麼會想硬啃遵義西方偏南與貴陽距離並不遠的打鼓新場的圍剿軍呢?這如果不是神經病,是什麼?是無中生有。
文中資料引用來源:
[1]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中國近代現代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下冊第20-21頁。
[2]陳云:《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一九三五年二月或三月)》,北京:《人民日報》1985年1月17日第一版和第二版。
[3]周恩來:《黨的歷史教訓(節錄)(一九七二年六月十日)》,北京:《人民日報》1985年1月17日第二版。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說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