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王勇平們」的無奈!(圖)

 2011-08-18 21: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7月24日,動車追尾事故新聞發布會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鞠躬道歉

【看中國記者張佑宇綜合報導】昨日,鐵道部有關負責人證實,王勇平將赴波蘭華沙擔任鐵路合作組織中方委員,哈爾濱鐵路局黨委書記韓江平將出任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為2003年首期中國新聞發言人之一,調查顯示,此批新聞發言人如今多都已離開發言人崗位,新聞發言人在中國形同「難為」的特殊職業。

在停職消息公布的同時,有媒體記者致電王勇平,表示想採訪,王勇平以疲憊的聲音稱,「我不想再和媒體接觸了,我只想過安定的生活,負起自己的責任。」

「王勇平的無奈」

對此,BBC中文網刊載《王勇平去職留下的思考》一文評論,王勇平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不佳表現,凸顯了鐵道部對生命的漠視。對於掩埋車廂便於救援的解釋,王勇平稱「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顯然,對救援現場人員給出的這種解釋,王勇平知道是難以讓公眾相信的,對於這樣的解釋,王勇平自己也顯得「底氣不足」,自己也不太相信。

文章並指,這次動車事故,有太多的疑點,更讓王勇平「為難」的是,還有很多不合邏輯的解釋,然而,作為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必須面對記者,給公眾作出一個解釋,這其實也凸顯了王勇平的無奈。

首期新聞發言人多數已離任

王勇平的無奈,其實也是眾多中國新聞發言人的無奈。根據調查顯示,2003年首期一批的中國新聞發言人,現在大多數都已離開此崗位,也因此被外界形容為「短命職業」。

比對2011年和2003年各部委新聞發言人名單,2003年首期一批的100多人如今已所剩無幾。章啟月、孔泉等大眾熟悉的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已赴任駐外大使,而曾以「沒錢別上學」等言論引發外界批評的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則在2008年悄悄離任。

王旭明在接受齊魯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聞發言人通常最終還是服務於領導而非人民。「你會遇到這種情況,比如說你工作沒做好,你讓新聞發言人去堵槍眼;比如官員不願意公布資訊給公眾,這種情況就靠新聞發言人,就靠嘴去說。」他表示,現在許多新聞發布會,說了半天,裡面沒有新聞,因為新聞發布會的發布,決定權不在新聞發言人。

公信力缺失如何依賴發言人?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伍新明指,如果政府工作本身存在問題,那新聞發言人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他認為新聞發言人屢受公眾指責主要一個原因,在於官方公信力缺失。

曾有媒體報導,部委新聞發言人電話有一半難以撥通,「不知道」、「無可奉告」、甚至挂電話更是記者經常得到的回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新聞發言人與國外新聞發言人不同之處,在於無法擺脫整個黨的體制問題與背後控制。

對於王勇平事件,有網友表示:「王是代表一個‘集團’發言,能負起那些責任嗎?」、「一大群人圍著一個發言人說的幾句話咬著不放,真正的問題不多去深究,這難道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不抓大頭抓小頭。」、「其實深究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更知道再深究了也沒用。」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