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長劉雲山 政治局常委李長春
【看中國特約記者李元翰等採訪報導】溫州動車慘案引發舉國民怨沸騰,尤其是中宣部和鐵道部竭力掩蓋真相、草菅人命,激起共憤,全國眾多媒體掀起罕見的抗命潮。負責下達禁令的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和主管宣傳的政治局常委李長春,都是江澤民派系的干將。而胡溫掌控的中辦、國辦卻發文唱不同調。
7.23動車事故發生後,中宣部接連下達多項禁令,要求媒體以「大災面前有大愛」為報導主題,不質疑、不展開、不聯想,對事故原因不要挖掘,死傷數字以權威部門發布為準,不要做反思和評論等等。
而新華社8月3號報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抓好重大突發事件的公開,客觀公布事件進展和調查處理結果。
7月25號,中央電視臺主播邱啟明、肖艷主持的新聞節目《24小時》,指責鐵道部在事發後迅速掩埋車頭的行為。
「中國,請你放慢速度的腳步,走得太快,不要把人們的靈魂落在後面!」
27號,央視《24小時》欄目製片人王青雷遭停職。王青雷在博客中寫道:沒有言論自由,不能問責政府。一個名義上屬於全體公民的國家,而實際上卻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為什麼?!憑什麼?!小輩們記住,守住底線,不懼犧牲。
昝愛宗(前《中國海洋報》浙江記者站站長):「媒體並不代表記者,中央電視臺並不代表所有的記者都聽它的話,記者也是人,記者寧願辭職他也不願聽它的話。因為大不了你這裡不讓干,他可以換個環境干。」
8月2號,國際記者聯合會呼籲北京當局為王青雷復職。國際記者聯合會香港負責人胡麗雲批評說,中宣部禁令明確違反溫家寶所作的承諾。
央視主持人白岩松在7月25號的《新聞1+1》節目中,也對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的言論提出質疑。國際記者聯合會對《新聞1+1》在26號突然被停播一天提出批評。
7月29號遇難者「頭七」當天,中宣部下達了第三道禁令,要求各媒體報導迅速降溫,迫使上百份30號出版的報刊連夜撤稿改版。香港記者協會30號發表聲明,要求中宣部撤回禁令。
30號,多家報刊依然刊發了已經編輯好的版面。《廈門商報》頭版用火車頭穿插巨大的「慟」字,配以著名學者易中天寫的悼詩「同車的你」,讀來催人淚下。電影人程青松在微博上評價道「我聽到的是號角聲」。
上海《青年報》頭版開天窗抗議,只放了一張溫家寶鞠躬的照片。《東方早報》頭版只用了溫家寶的幾句話:「救人。鐵道部是否做到,要實事求是回答。」《南方都市報》則以全黑首頁,刊出題為「真相是最好的紀念」16個版的專題報導。
高瑜(前中新社記者、前《經濟學週報》副總編輯):「就因為這個動車案太慘重了,這麼大的一個事件,所以傳媒人從良知驅動,他也要講真話。」
31號,《南方都市報》發表題有國罵的(《他媽的「奇蹟」!!!》)文章說,面對如此慘烈的事情以及鐵道部的糟糕處理,我們只想用「三個字」表達看法(他媽的!)文章在南都網上刊登不久就被刪除了。
原本8月1號才出版的《經濟觀察報》,提前推出題為「溫州沒有奇蹟」的8個版特別報導,讀者紛紛購買珍藏。報導以「誰是真凶」、「這完全是人禍」、「做有良知的媒體」等標題,追究真相,抗命中宣部。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指出,中宣部的新聞禁令越來越逼近道德底線,考驗媒體人的人倫良心,中國媒體也顯示了其巨大的追求真相、為民代言的動力。
麥燕庭(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可以看到中宣部用這種過時的方式,一心想藉此去控制輿論,必然會造成反效果,便是市民的怨言會更深,對政府的信任更弱。」
英國《獨立報》2號援引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亞洲項目主管布朗的話說,中共黨的宣傳系統正在破裂。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時代,中央控制的政策被拋在了一邊。
- 關鍵字搜索:
- 眾媒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