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堂】「五德之行」話卞和
——中華五千傳統文化大系列之點睛傳統(13)

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在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在古代是君子品格的象徵,所以古人以「玉」自比,來表現自己的高潔、謙卑等方面的特點,坊間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說法。

今天我們就通過「五德」兼備的玉,聊聊卞和一生所實踐的「五德之行」。

五代時(一說是唐朝)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曾說:「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

可見玉本身也是很有來頭的,要不怎麼能承載著君子之風、五德之行呢?

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把玉的五種品德都說清楚了:「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君子惜玉也好,以玉自比也好,其實都是看中的是玉的這幾種品格。

那麼我們就說說春秋時代的卞和是怎樣用生命實踐這「五德」的:話說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他慧眼識真,明白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確信那裡有寶物,所以發現一塊玉璞的時候,他就明白真正的玉就在其中,雖然表面上看來就是一塊石頭;他仁,沒有把玉據為自己所有,而是把這塊玉璞獻給當時的楚厲王;他勇和義,在楚厲王和楚武王兩任國君都相信玉工說那是石頭而不相信他而前後分別砍了他的左、右腳的時候,他依舊堅持他的看法:那玉璞裡面就是玉而不是石頭;他潔,在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此時此刻他還是那麼的潔身自好,沒有像別人那樣放棄或者謀得他法。他是為了前兩任君王把寶石看作石頭,而把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此時此刻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雙足被砍,而是想到別人,是人間的正理!

說到「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那麼我們也應該簡述一下鳳凰的「五像」:頭上的文采彷彿像「德」字;翼上的文采彷彿像「順」字;背上的文采彷彿像「義」字;腹上的文采彷彿像「信」字;臉前的文采彷彿像「仁」字。戴德,擁順,背義,抱信,履仁,所以說它是五德具備之鳥。而且它不是梧桐樹不棲,不是竹實不食,不是醴泉不飲。飛起來時,大批異鳥天翟等總是跟著,沒有單獨飛過。所以鳳凰是純粹的百鳥之王。

所以當初楚人卞和明白鳳凰的「五像」所涵蓋的品德精神,他才會用生命實踐著玉的「五德」。

反過來說,這塊玉正因為有著五像鳳凰的點悟和卞和用生命實踐過的五德之行,才成為無價之寶。

從這個角度來說,卞和的五德之行點睛了玉的精神;有五像之稱的鳳凰賦予了卞和識玉的堅定。那麼我想鳳凰是看穿了玉的價值才會落於這裡,點悟卞和的。這三者的關係用「心心相印」幾個字來說是最為妥帖。互相之間最起碼能懂得對方的價值,甚至用生命來詮釋!

後來和氏璧輾轉到趙國,與藺相如「配合」演繹了一段「完璧歸趙」的故事。再後來此玉被秦國所得,相傳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作為天子所用的「玉璽」從此這塊玉成了王權的象徵。

為了這枚玉璽,歷代有很多人絞盡腦汁的想得到它,以至紛爭不斷,多少人為之付出了血的代價。後來據說這枚玉璽在五代的時候失蹤。(有的說是在元朝的滅亡的時候失蹤。)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得傳國璽者得天下」,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

在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

縱觀和氏璧後來的遭遇,我想也許是後人把它單獨的看作是王權的象徵,而不去體會它所承載的「五德之行」而被上天或神「故意」的消失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吧。

我總覺得一件物品也好一個人也好本身所承載的「實用」價值遠遠低於這個物品或者這個人所承載的精神或者說是品質價值。

物體有價,可是精神品德價值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如果只是看重物體或某個人的使用價值,那不是目光短淺就是舍本逐末!真正的把對方所承載的品德與人格精神學來,並付之於實踐,那才會永遠的讓我們受益無窮!

點擊與作者交流

本文留言

作者千載雪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