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的愛情故事,至今在坊間的流傳仍不絕於耳,或許,這段傳說的淒婉、動人之處,正是源自英臺對信守承諾的演繹近乎完美罷。
傳說在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祝英臺,靈巧聰穎,因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幼年時,便和家人學習詩文,對傳統文化有著與生俱來的渴望,當祝英臺的文學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家中卻沒有更好的先生指導她繼續進步。於是,英臺便想到杭州拜師求學,從而成為班昭、蔡文姬般的女文學家,和父親商量後,卻遭到了拒絕。
但因英臺求學心切,靈機一動,便喬裝打扮成賣卜者,恰逢祝員外外出,「賣卜者」迎上前去便給祝員外占卜了一卦,稱:「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員外雖不露聲色,但對「賣卜者」就是自己的女兒一事早已胸有成竹,於是便將計就計的應允了。
員外覺得,經過一番喬扮男裝,雖然自己能辨認清楚「賣卜者」就是英臺,若是旁人,便沒那麼好的眼力了,還算是無破綻。為了不使女兒失望,祝員外便為女兒打點好了一切,讓英臺前去杭州求學。
在求學的途中,英臺邂逅了也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二人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金蘭結義了。到了杭州城的萬松書院後,二人同窗共讀,形影不離,經過三年的時光,英臺對梁山伯心生好感,但梁山伯卻一直以為英臺是兄弟,心中並沒有特別的感受。
有一日,祝員外因思女心切,來信催促英臺回家鄉,英臺是個孝順的姑娘,整理好了行囊後便決定回鄉,梁山伯與英臺兄弟之誼甚深,便送了英臺一程,後來被稱為十八里相送。途中英臺不斷借物撫意,但梁山伯仍不解其故。英臺無奈之下,便說家中有一個最小的九妹,文學水平以及相貌和自己非常相似,願替山伯作媒,於是,梁山伯便爽朗的答應了,並約定時間去英臺家向「九妹」求婚。
但是,因為梁山伯家境比較貧寒,求婚用的物品遲遲不能備齊,所以錯過了和英臺約定的時間,待日後去祝家求婚時,祝員外已經將英臺許配給了家住貿城的太守之子馬文才。梁山伯方才知道,原來英臺就是「九妹」,雖然結為連理成滄影,但二人樓臺相會,淒然而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後來,梁山伯被朝廷召為鄞縣令。但因思念英臺憂鬱成疾,沒過多長時間便撒手人寰了,英臺聽到這個消息後,誓以身殉。於是,被迫出嫁的當天,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一雙蝴蝶飛了出來,在人間蹁躚飛舞。
遺憾的美,鑄就了永恆。人跡攘攘中,追尋與思索,守望與凝視,何處是最終的歸途?
「化蝶」的故事縱然打動了繁華塵世間一代又一代痴男怨女的心靈,但英臺的死,絕不僅僅是因為愛情,對諾言的堅守與實踐才是其中的真意之所在,傳統文化中,女子的操守裡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忠貞不渝,這是一種與情感無關的品質。
水碧天藍,一叢音符飄然而至,使這場經典的傳奇不再遙遠。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