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你是孩子心中那個偏心的父母嗎?

 2011-05-19 14: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孩子會產生「父母偏心」的感覺,說穿了,是教養者內心過於忙碌,不願花時間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遇見生活裡的麻煩,不喜歡花時間用心思考、謹慎處理,而選擇以最簡單的打罵方式,只要孩子停止胡鬧,奏效即可。

大清早電話作響,一位家長劈頭便說:「最近女兒又跟我關係不好了。」顯然是非常緊急,否則不會連電話裡的寒暄都沒有。

原來他們一家子共同觀賞了一個探討親子關係的節目,節目主題觸痛了正在讀國一的女兒的心。「你就是偏心啦,家裡什麼事都叫我做,哥哥都不必做,我討厭你們。」正在享受天倫之樂的母親,對於女兒忽然的發怒十分錯愕,只能依照傳統的教養方式回答:「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只是叫你幫忙一下,你有必要這樣嗎?如果不是我腳不方便,這些家務事我一向自己來,有叫過你們做嗎?」

凡事自己完成的媽媽,想要對孩子討回公道。因為沒有事先解讀女兒情緒的習慣,已經從椅子上跳起來的女兒,並不能接受她的回應,做媽媽的一句「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更讓女兒備感委屈。她說:「冷戰期間,我半夜起床幫女兒拉上被子,她寧可縮捲成一團,也不要我為她蓋被。老師,我該怎麼辦?」

你是個聰明的人,懂得求救,」我先讚美她,「以後要對任何人說話前,請先深呼吸,再想一想,如果是你處在情緒不穩的時候,什麼樣的回應,才能讓你感到安慰?」

我又問:「讓你女兒傷心的,是哪一句話?」媽媽顯然不敏感於此:「哪一句?我說的都是實話啊。」我繼續說明:「女兒已經幫忙做家事了,用心做的每一件事,對她來說都是大事。她心底希望能得到媽媽的肯定和讚美,卻沒想到媽媽否定了她所付出的一切,所以很傷心啊。」

「唉唷,現在的小孩怎麼這麼難教啊?我們小時候還不是這樣長大的。」從小成長在重男輕女觀念農村裡的這位教養者,繼續感嘆:「兒子常常補習,需要每天接送,家裡的事就沒有參與。妹妹就埋怨我偏心,只對哥哥好。我該怎麼辦?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現在問題更嚴重了,女兒不肯上學,她爸爸用打的,也沒辦法逼她去上學。」

此處已經看出,父母的偏心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釋放。

我認為這個女孩的情緒,已經超出「爭寵」的範圍了。

孩子會產生「父母偏心」的感覺,說穿了,是教養者內心過於忙碌,不願花時間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遇見生活裡的麻煩,不喜歡花時間用心思考、謹慎處理,而選擇以最簡單的打罵方式,只要孩子停止胡鬧,奏效即可。單憑情緒本能發作的教養模式,全不考慮後果潛藏著深瀋的危機,父母不得不謹慎。

最常聽見的合理藉口,就是「上一輩就是如此把我養大的」、「要不是為了你們,我早就如何如何……」孩子的感覺非常敏銳,出現叛逆行為,問題的源頭未必是孩子。

例如,我的一位摯友,在半百之際才得知自己的身世,原來她喊了一輩子「爸爸」的人,不是親生父親。悲傷在所難免,但經過理性思考並回憶過去種種,終於明白母親從小對她,不論言語或身體,都有近乎家暴的行為。其母還說了一句永讓友人難以忘懷的話:「如果不是你,我才不會嫁給你爸爸。」

孩子是情何以堪啊?教養者千萬別將自己的遺憾或恨意,在孩子身上找責任。學著接受過去的事實,原諒自己也原諒當時的境遇,如此我們的孩子,才不會成為另一個自己。

求救的母親或有隱情,在外人不能全然明白真相的情況下,我只能提醒她做該做的事情。如,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向內探索對孩子產生偏見的原因;要勇敢面對已經產生裂痕的親情,強迫自己用正確的方法修補它;要說孩子能懂,且帶著幽默的話語……

喜歡這句西洋諺語:「智者說話,是有話要說;愚者說話,是有話想說。」請在「想說與要說」之間,學會如何真誠表達。另外,也要學習解讀孩子的心聲,以反問的方式來溫暖孩子的心,先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之情,將來孩子才能懂得如何關懷我們。

如何成為不偏心的父母?就是要做到懂得隨時平衡孩子的心靈。人生苦短,時光易逝。請深思,既然人的結局都是一去不復返,我們何不珍惜相處時的情緣?

原標題:如何成為不偏心的父母

来源:講義雜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