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世界新聞自由日 中國記者處境堪慮(圖)

 2011-05-03 15: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世界範圍內,言論自由被侵犯的現象仍然存在,有許多新聞工作者,因其報導觸及執政者利益而被捕入獄,甚至付出生命。對網路審查也在加強。今年世界新聞自由日主題為"21世紀媒體:新領域、新障礙 "。

5月3日為世界新聞自由日。世界新聞自由日是1991年由聯合國創建,旨在提高新聞自由的意識,並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論自由的權利,該權利銘記在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中。今年世界新聞自由日的主題為"21世紀媒體:新領域、新障礙 "。

中國近年來新聞環境持續惡化,據"記者無疆界"組織發表的2010年全球新聞自由度排名,在178個國家當中,中國居第171位。一直以來,中國政府除打壓傳統媒體外,還不斷加強對網際網路的審查。這也今年世界新聞自由日主題的所凸顯的社會背景。

在世界新聞自由日到來之際,中國自由作家昝愛宗發表公開呼籲,指中國實行黨治,黨領導一切,包括傳媒。權力壟斷之下,斷送了中國人的新聞自由,他呼籲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國新聞人要力爭新聞自由。

自由媒體對開放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早在4月14日,美國負責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務的副國務卿朱迪思·麥克黑爾也對世界新聞自由日寄語,期待公眾思考和探討自由媒體對民主開放社會和希望實現理想的人們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新聞工作者和公民記者為追求言論自由所付出的巨大犧牲。

就今年世界新聞自由日的主題:新領域、新障礙,麥克思爾也談到在整個中東地區,人們擺脫政府數十年來的嚴厲控制。新型媒體和網際網路為新聞專業人員、公民以及反對派團體提供了一個尋求已久的公共空間,報告信息和新聞,交流觀點,並將支持者組織起來。

新媒體即時和廣泛獲得信息的能力得以讓思想迅猛傳播。它使人們能夠參與自己國家的公共生活,具有了平等的發言權。網際網路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權力和影響發生轉移,進而使與全球各地的公眾的互動交流成為必需。

中國需要自由的媒體環境

德國之聲也採訪了香港《開放》雜誌總編金鐘,他認為中國目前處在新聞自由最黑暗的狀態, "中國在'無國界記者'發布的2010年度全球新聞自由度排名中,倒數第八,我認為這個報告是有公信力的,是反映了中國現在新聞自由狀態在全世界範圍內處在最惡劣狀態的國家之一,我們作為中國的新聞工作者,我們比國外機構體會更深,中國確實是所謂的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現在是最壞、最黑暗、最保守的時期,背景是中國已經變成了警察國家,將公民自由空間壓縮到空前的最低程度,其中就包括新聞自由。"

金鐘認為,一個獨立的公民天然被賦予自由和權利,在上個世紀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四大自由的首項即言論自由,去瞭解、掌握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事情也是人類的天性,新聞無自由,人就不可以獲得真相,所以新聞自由權也是一項重要的人權。

金鐘也提出對新聞自由日的願望和作為新聞人的基本訴求:"首先要取消對網路傳播的管制;另外在新聞日時,也呼籲中國政府取消與之相關的通信權的管制,我們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中國政府對公民私域的通信權進行侵犯。"

北京學者展江,也認為中國切實需要自由的媒體環境,希望政府對媒體能夠開放、能夠放手讓媒體揭露社會問題和弊端等;

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中心教授錢剛也表示:"我們這些新聞人所有的從業經歷,概括起來就是在一寸一寸的爭取新聞自由空間,新聞自由也憲法權利,我們要維護這種權利。"

新傳播形態將迫使政府開放更大的言論空間

德國之聲也採訪了中國新媒體人、現就職香港陽光衛視的北風,他認為中國的新媒體在傳播信息方面的力量無法阻擋:"從大處說,以中東的茉莉花革命為例,他是在網際網路平等下的革命;在網際網路新技術、新平臺類似Twitter、Facebook出現後,在中國大家看到的有趣的現象是 ,在國內的新浪微博大家會很廣泛的傳播一個事件,等事件傳播到一定程度時,當局會下達一個禁令,大家就去傳播這個禁令,在事件信息這個層面上,中國已經不存在任何所有制新聞事件本身傳播的力量,即使在國內也會看到事件信息會得以傳播,問題在於後續的討論是關閉的,目前中國在發起社會運動方面,網際網路是無法完成這樣的使命的。"

北風也認為,新媒體必將突破新聞管制和拓展更大的空間:"從2008年以來,中國政府不斷打壓輿論空間,現代公民的言論空間往往是從新技術、新平臺的帶來的技術革命引發言論空間擴大,新的技術、傳播形態迫使政府開放更大的言論空間。"

原標題:世界新聞自由日:新領域、新障礙

来源:德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