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林
卡斯特羅擁抱加加林
按照計畫,8次成功試射才算是完全準備好,但實際上只進行了7次,而且其中只有3次是標準意義上的成功。但蘇聯高層顧不上這些了,因為美國人也在準備載人航天,一切都不能再等了……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從蘇聯境內升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是蘇聯公民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
這條新聞是蘇聯國家廣播電臺播音員列維坦飽含興奮之情播報的。幾乎所有上年紀的俄羅斯人都記得這段話。50年後的4月12日,俄羅斯政府高調慶祝這一標誌著人類進入太空時代的重大紀念日,並公布加加林的死因。4月11日,俄「軍事觀察」網站刊文回憶了人類的首次太空之旅。
試射時,飛船「不肯回家」
因為這一次飛天,加加林成為蘇聯航天的標誌和英雄。蘇聯媒體隨後的宣傳只是一味強調官方的準備工作極為細緻,萬無一失。實際上,人類首次太空之旅並不順利,蘇聯方面的數次試射就發生了嚴重的事故與災難,而且發射過程中也曾出現問題。
1960年10月24日,一為後來的載人升空做試射準備的火箭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發射塔上爆炸,導致戰略火箭軍元帥米特羅凡·涅傑林喪生,一支科研專家隊伍也全軍覆沒。為了給加加林這次首航做準備,蘇聯方面一共進行了7次試射,其中有2次以失敗收場。一次是飛船留在軌道上,就是「不肯回家」;另一次是飛船在回地球的過程中被燒燬。當時艙中還有許多動物,它們均「英勇捐軀」。
幸運的是,7次試射中最後兩次成功了,它們都是在1961年3月進行的,距離最後的載人飛行不足一個月。其中,3月25日的那次試射成功地進行了飛船著陸前飛行員的彈射傘降。這被廣泛視為準備工作已完全做好的標誌。
蘇共中央主席團的決定
實際上,按照計畫,8次成功試射才算是完全準備好,但實際上只進行了7次,而且其中只有3次是標準意義上的成功。但蘇聯高層顧不上這些了,因為時間已不容他們做更多的準備工作。蘇聯高層得到消息,美國人也在準備載人航天。對於當時正在各個領域與美國激烈競爭的蘇聯來說,一切都不能再等了。
就這樣,4月3日,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立即進行載人發射。
密碼設定為「125」
專家們心中都十分清楚,這麼做是有很大風險的。他們擔心的不僅是載人發射和飛行方面的技術問題,他們還擔心航天員在經受1個多小時的失重狀態和心理壓力的過程中,是否能一直保持有效工作的狀態。一位專家後來在接受採訪時稱:「我們擔心的是,在一個人面對浩瀚太空的時候,他能否一直保持清醒。」如果他不能保持清醒,那麼將操縱太空艙的權力交給他,無疑是十分危險的。
因此,專家們設計了整個飛行過程都由地面遙控的操縱流程。但是,新的問題來了,如果出現故障導致地面無法有效遙控怎麼辦?最後,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如果出現故障,那麼航天員必須立即證明自己仍清醒並保持良好狀態,然後地面將太空艙內複雜操縱設備的密碼告訴航天員,太空艙便轉入航天員手動操作的狀態。後來,官方披露,加加林上天前,技術人員設定的密碼為「125」。
但專家們還是覺得不夠保險,他們仍怕中間出現故障而導致飛船無法收回。為此,他們決定,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必須讓飛船在繞地球飛行一圈後回到地球。他們選擇了一條最低的軌道,以保證「東方1號」宇宙飛船返回的難度降低。但這樣一來,它最終的墜落地點無法確定,可能是在大洋之上,也可能是在美國。
最終,「東方1號」宇宙飛船的飛行軌道比預定軌道高了40多公里,如果發生機械故障,它至少要在天上「遊蕩」15至20個晝夜。那樣的話,加加林就慘了。因為飛船內沒準備那麼多的水和食物。
此外,還有一個難題讓人撓頭。因為發射前的倒計時和點火後的幾秒鐘最容易發生事故。如果這時發生事故,宇航員必須彈射出倉。也就是說,他必須在幾十米的高度上進行彈射傘降,這毫無疑問是一招險棋。而且,即使他平安降落,那也是降落在火箭附近。如果火箭爆炸,宇航員和趕來的救援人員統統活不了。
神秘的「加加林之死」
總之,加加林和蘇聯航天人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完成了人類首次載人航天,將人類帶進了太空時代。有鑒於此,今年4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
但或許是天妒英才,僅僅過了不到7年,加加林就在一次訓練飛行中魂歸天國。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與自己的飛行教練弗拉基米爾·謝廖金登上了一架米格戰機進行飛行訓練。但誰也沒想到,飛機墜毀在莫斯科郊外的森林中,現場留下一個大坑,14棵樹被齊齊切斷。蘇聯部隊立即趕到現場進行封鎖,然後開始蒐集散落在一大塊區域內的飛機殘骸。
就像神秘的太空一樣,加加林的死亡也充滿了神秘感,人們一直無法搞清加加林死亡的真正原因,這成了各種陰謀論的溫床。今年4月13日,俄羅斯官方終於解密了有關加加林死因的文件。
13日,克里姆林宮檔案館官員亞歷山大·斯捷潘諾夫表示,事故發生後,政府成立了調查委員會。調查後,該委員會認為,加加林及謝廖金最有可能因緊急避讓氣象氣球導致墜機。此前,該委員會的結論一直屬於機密。
此外,斯捷潘諾夫還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較小的解釋。他稱:「飛機也有可能是在為避免進入雲層上限而緊急轉嚮導致墜毀。」最後,他表示,希望此次文件解密能平息有關謠言。
加加林向人群致意
種種「陰謀論」版本
一直以來,由於政府封鎖消息,種種有關加加林死因的猜測才紛紛出爐。比如,加加林生前的同窗好友葉甫蓋尼·捷爾邊科夫便一直堅持一種「陰謀論」的說法。他曾表示:「悲劇發生後,我趕到現場,只在那裡看到一個大坑和大量的殘骸,卻怎麼也找不到加加林的屍體。這是讓人生疑的一點。我和加加林從小玩到大,後來還同窗數載,我對他的脾氣很瞭解,他這個人很較真,總想向人們證明什麼東西。這種人很容易被嫉恨,所以他恐怕是遭到暗算。」
捷爾邊科夫的說法與廣為流傳的另一個「陰謀論」版本相契合。該版本認為,總喜歡給自己頒發勛章的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嫉妒加加林,所以派克格勃利用這次空難將加加林拘押起來,後來再給加加林做了面部手術,讓人們認不出他之後,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當然,這一說法由於缺少確鑿證據而無法讓人信服。
另一種說法稱,加加林駕駛的戰機撞上了飛鳥,導致墜毀。這種說法的證據是,據說當時在飛機殘骸中發現了一隻被撞死的鳥。但鳥類學家後來分析,認為這一說法並不可靠。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加加林和謝廖金當時都喝多了,以致根本無法正確駕駛飛機,最後導致機毀人亡。這種說法也流傳甚廣,但也被認為不太可靠。
在此次解密之前還出現了一種新解釋:飛機的發動機突然出現故障導致墜毀。這種說法在1968年事故剛剛發生時就有人提過,但飛機起飛前的檢查工作日誌顯示,在檢查過程中,發動機工作良好。
「俄羅斯之聲」網站在此次解密後刊文稱,這次解密文件中的兩種說法並不新鮮,此前一直有人這麼說。文章認為,委員會的調查報告成文之後曾泄露出來。
不過,這兩種說法此前一直備受質疑。比如,蘇聯飛行研究學院一位名叫阿爾謝寧·米羅諾夫的研究員就曾表示,當時的天氣條件很好,所以加加林和謝廖金無須躲避任何雲層或所謂的雲層上限。
另外,一位事故發生時也在該地區進行訓練的飛行員阿列克謝·里奧諾夫稱:「災難發生時,我們正在進行傘降訓練,只聽到兩聲巨響,而且我們在此之前還看到另一架戰機飛進了加加林和謝廖金訓練的區域。」
參考資料:
加加林
加加林(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身高159厘米,生於蘇聯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區的克盧希諾鎮一個集體農莊莊員家庭,白俄羅斯人。1955年從薩拉托夫工業技術學校畢業後參軍。1957年在契卡洛夫第一軍事航空飛行員學校結業,成為紅旗北方艦隊航空兵殲擊機飛行員。1960年被選為航天員,加入蘇聯共產黨。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蘇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