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自己,也百分百地決定你會成為怎樣的人

量子物理學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觀察者決定觀察的結果,即使是觀察電子般微小的物體,也必須進入裡面,我們得把過時的「觀察者」改為「參與者」注1,惠勒稱之為「觀察者起源論(Genesis by observership)」,從二十世紀末的一項實驗得知,光是觀看某個東西,就足以改變它,觀察就是一種創造,而意識執行了創造的行為,即是他所說的:「從量子世界學到一件事,我們的現實存在,是由我們自己所做的觀察而造成的,」注2──也就是說,我們怎麼看自己,也百分之百地決定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

但往往我們總因為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就怎麼看自己,所以蘭迪.鮑許(Randy Pausch)說:「如果大家都不浪費時間去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那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與工作中的效率,就可以提升百分之三 十三!」。

蓋瑞.科瓦斯奇(Gary Kowalski)說:「宇宙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讚美它自己,為了揭示它自己的美」注2。我很喜歡電影《瞪死一隻羊》裡的一句話:「Be all you can be」的意義,就是讓自己的小宇宙演化出無限可能的美,你就是創世的源頭,沒 有人能擋得了你爆炸式的生命煙火。

注1:這部分可以去看影片《我們懂個x(what bleep do we know)》1.2集,裡面提到「光究竟是波動還是粒子」的一項實驗,因觀察者不同,其結果也不同。想深究量子物理學、弦理論(融合巨觀的「牛頓廣義相對論」與微觀的「量子物理學」之間鴻溝的理論)者,可以繼續研讀《優雅的宇宙(The Elegant Universe)》書與影片、以及《無量之網》、《平行生命期量子場的波動》等書。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