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負責人:中國利比亞報導「刻意誤導」(圖)

昨天(04月15日),在國際新聞領域頗有聲望的半島電視臺(AlJazeera)的北京分社社長伊扎特在其個人在中文博客網站「博聯社」的個人博客上以中文撰文,對中國官方媒體在最近利比亞事件的報導中,偏袒卡扎菲的做法,提出了直言不諱的批評。

伊扎特·沙赫魯爾自稱是「阿拉伯公民」,畢業於瀋陽的中國醫科大學,曾是外交官,能說流利的中文。曾多次接受中文媒體採訪,介紹半島電視臺的運作。這篇題為《阿拉伯人對中國媒體的十萬個為什麼》的文字,以中文寫成,再加上伊扎特獨特的背景,因此,此文在關注國際新聞和政治話語的中國網友中引起了許多討論。

伊扎特說,「每一次看中國媒體對於阿拉伯革命的報導,我感覺我的血壓會升高,我的腎上腺素會分泌加速」。他的同事建議伊扎特減少閱讀中國報紙的頻率,「總看這個對身體沒好處」。伊扎特說,這種「害」不是說中國媒體本身,而是他們看待阿拉伯問題的立場對民意的一種「刻意誤導」。

伊扎特首先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的中央電視臺。

他說,「我不理解一家媒體花那麼多錢做那麼周密的準備派自己的記者到危險的利比亞的目的是什麼,如果這個記者每天對著卡扎菲的電視臺為國內做同傳,那這種新聞在北京不能做嗎?中國記者在連線中不斷強調大部分利比亞人都支持卡扎菲,難道那些整日聚集在廣場和街道上的反對派們都是天外飛仙(或者中國媒體也像卡扎菲一樣,認為這些示威者是「老鼠」)?」

「中國媒體告訴我們卡扎菲的部隊如何如何將反對派擊潰接連收復失地,卻不告訴我們替卡扎菲殺掉他的人民的有幾萬殺人不眨眼的外國雇佣軍;它們告訴我們利比亞人都享有免費的醫療保險,卻不告訴我們卡扎菲在長達42年的統治時間裏在利比亞建了多少所醫院;告訴我們的黎波里的人民對卡扎菲上校感恩戴德,卻不提在這個每天出口160萬桶全世界最昂貴的石油的國家,600萬平民每人能分上幾杯羹。所謂大阿拉伯利比亞社會主義民眾國,無非只是張空頭支票。」

伊扎特認為,之所以大多數阿拉伯人接受了多國部隊對利比亞的空襲,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是希望藉助多國部隊的軍事干預給代表阿拉伯民意的利比亞反對派留下最後一條活路。

但干預開始後,原本不關注阿拉伯革命的中國媒體瞬間亢奮起來,儼然成為一個堅定地「反霸權主義」鬥士。

「對於「1973號決議」的斷章取義,對於破壞停火協議的雙重標準,對於外國雇佣軍的緘默不語,對於空襲原因的刻意誤讀」,讓觀眾很快就意識到了中國媒體的立場與口徑——「只強調西方空襲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鮮少報導卡扎菲對人民凶殘橫暴的鎮壓和屠殺」。

伊扎特認為,「全面報導一個事件是媒體的責任和義務。媒體應該所見所知即所報,不管這些信息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利比亞電視臺可以作為一個信源,通過它你可以瞭解的黎波里和卡扎菲陣營的情況,但這絕不是唯一的信源。」

但事實上,伊扎特看到的中國媒體,主要是CCTV的記者,他們「每天活躍在的黎波里的賓館和大街小巷,跟著卡扎菲的手下到他們安排的街道、醫院、學校參觀採訪,他們的LOGO時常出現在手持卡扎菲畫像喊著口號的的黎波里大媽面前,而在反對派大本營重要的發布會上,你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

伊扎特直言不諱地說,由於中國官方媒體的偏向性報導,中國官方媒體在公信力方面「不斷淪喪」。

伊扎特說,「中國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按道理來說,中國媒體理應在國際舞台上具有與之等同的地位和影響。但遺憾的是中國媒體在國際上的聲音並不存在。在國外,公信力就如同媒體的生命力,沒有公信力的媒體最終會走向倒閉,中國媒體就不會有這樣的擔憂。」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啟動了450億人民幣推動中國的主要媒體向國際擴張的方案,以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但伊扎特質疑,「這些媒體在國內得不到信任,怎麼能在國際上受到尊重?」

文章中可以看出,身為中國通的伊扎特其實理解中國媒體在報導席捲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時的欲言又止,瞻前顧後。

他說,「中國媒體不願承認在阿拉伯國家所發生的是革命,這一點我可以理解。中國媒體經常把阿拉伯革命稱為動盪、動亂或者街頭政治。我能理解穩定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我以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穩定也要靜中有變,畢竟醜化別人的形象並不能達到美化自己的作用。」

伊扎特說,目前,「在利比亞東部,中國記者已經成為了不受當地民眾歡迎的對象」,他對對這種事情感到「憂慮」。他擔心,中國媒體這種偏向性的報導正在破壞阿拉伯世界民眾對中國的信任,並對這樣的結果感到「痛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