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增大,現今的某鄉村小學
現在人們議論得最多的問題,是住房,教育和醫療這三個大問題。吃飯的問題已經從能不能吃飽,轉變為食品衛生問題了。儘管中國仍然還有四分之一的老百姓吃不飽。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有毒食品已經成為不得不注意的嚴重問題了。這就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產生的新問題。
有人說。這都是枝節問題,改革開放的主流是好的。成績是主要的。我不這麼認為。說成績是主要的,你使用的是什麼標準呢?共產黨使用的是GDP標準。也就是國民生產總值的標準。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國家也使用這個標準。但是,他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和消費總值基本上是平衡的。這個前提下的生產總值可以說明人民的消費。生產的提高基本上代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中國共產黨的改革加上了一個開放。開放了什麼呢?民主自由人權開放了嗎?沒有。言論和表達的自由開放了嗎?沒有。開放的是西方資本家可以參與到中國的殘酷剝削中來。和中國的官僚資本合夥攜手剝削中國勞動人民,合夥攜手獨裁專制的穩定。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富了一大批中國的官僚資本家;也富了一大批外國資本家。
中國和美國的貧富差距同步擴大。美國的勞動階級更窮了;中國的勞動階級也沒有富起來。而且還失去了過去可以享受到的基本的福利。這些福利本來應該隨著生產的增長同步增長。卻在所謂的改革開放過程中被當作政府的包袱給甩掉了。成為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積累資本的犧牲品。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幾次重大的改革。首先是房改。共產黨執政後逐步實行了房改,也就是把所有私人的房產收歸國有。實行統一分配,人人有房住。雖然分配明顯不公平,而且住房非常緊張。但至少房租低廉,沒有房地產商人的豐厚利潤。沒有剝削存在,對個人和家庭都不是沈重的負擔。
鄧小平時代進行了房改。把本來屬於全體人民的房地產,而且大多數都已經超過了折舊期的房地產。再賣給了房產的主人。收回來的錢用於公共開支了嗎?沒有。收回來的錢大部分用於開發新的房地產。但這次是商品房了,而且土地也計算了價錢。所謂的雙軌制,就是把公共的土地和資本當作了私人資本。養肥了第一批官僚資本家。
當時很多人相信了趙紫陽朱鎔基的說法。以為這樣至少可以解決住房緊張的問題。習慣思維使得人們誤以為還能夠以福利房的價格,靠工資收入解決住房問題。都沒有想到官僚資本家們從哪兒賺錢,也沒想到會賺得這麼狠。現在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靠普通的工資收入,甚至是所謂白領階級的高收入。都很難解決住房問題了。大城市的工薪階級即使有工作,也是在給房地產商人掙錢。成為了人們所說的房奴。
教育和醫療也都在改革開放的名義下,被共產黨政府甩了包袱。如今已經不是窮人,就是佔人口大多數的所謂中產階級。也上不起學,看不起病。中國的所謂中產階級,按正常的標準就是窮人。不要說按西方的標準,就是按古代中國的標準。也不是大多數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學。也沒有四分之一的人民吃不飽飯。同時還養肥了一大批億萬富翁。
問題出在哪兒呢?問題就出在經濟發展的模式,不是以提高全社會的生活水平為標準。而是以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為標準。所謂的GDP標準是個掩護,掩蓋了中外資本家們先富起來的政策。所謂的開放,就是通過國際商品交換積累高額的資本。掩蓋了工資增長水平遠遠低於生產增長水平的現實。
這種超級剝削的所謂中國模式,並沒有真正發展中國的經濟。迅速增長的生產力被中外資本家所剝削,成就了一大批富翁。而中國的經濟和中國人民的實際消費,被壓低到不如第三世界的水平。國內市場的不發達,使得超額發展的生產能力成為中國經濟的隱患。不但不會造福國民,反倒可能成為國民的負擔。一旦外部環境改變,就要老百姓承擔經濟衰退的後果。實際上應該說所謂的中國模式,就是個造孽的模式。
為什麼中國的發展會成為這個樣子呢?為什麼不能是造福於全社會的模式呢?應該說,有什麼樣的政治就有什麼樣的發展模式。中國模式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其他一些獨裁專制的國家,也都程度不等的擁有類似的發展模式。剛剛被推翻的穆巴拉克家族的幾百億美元財產從哪兒來的呢?也是通過和外國資本合夥剝削本國老百姓積累起來的。靠專制制度維持的廉價勞動力得來的。
獨裁專制的政權,必然實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必然不會與全國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政治的壟斷製造出經濟權利的壟斷;權利的壟斷必然製造出貧富差距。民主自由和人權,直接關係到人們的錢包。而不是一些人想像的那樣,可以在獨裁專制下享受富裕的生活。有些人可以享受到,但那只是少數人。能讓大多數人都享受到富裕生活的社會制度,只能是民主的制度。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魏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