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挂劍
季札 (公元前576年一前484年 ),春秋時吳國人,是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吳王壽夢四子中季札最賢良。父壽夢欲立之,季札堅決辭讓。吳王壽夢死前遺命:四子為國君兄終弟及,一定要讓季札當上國君。兄諸樊欲讓之,又辭。為避王位離家出走,"棄其室而耕"於常州武進焦溪的舜過山下,人稱"延陵季子"。
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外交家。
有一次,季札出使魯國時順路經過徐國,於是就去拜會徐君。徐君一見到季札,就被他的氣質涵養所打動,內心感到非常地親切。徐君默視著季札端莊得體的儀容與著裝,突然,被他腰間的一把佩劍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時候,寶劍是隨身佩帶的護身兵器,也是一種裝飾,還代表著一種禮儀。無論是士臣還是將相,身上通常都會佩戴著一把寶劍。
季札的這柄劍乃是一把寶劍,是吳國之寶,價值千金。徐君面露羨慕之色,他雖然喜歡,卻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只是不住地朝它觀望。季札見此,內心暗許道:等我出訪回來時,一定要回來將這把佩劍送給徐君。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暫時還無法送他。
季札出使鄭國之時,見到了子產。他們一見如故,就好像是多年的知心之交。季札對時局有著異常明晰的洞察力,臨別前,他語重心長地對子產說:「鄭國的國君無德,在位不會很久,將來國主的王位,一定會傳到你的手中。你統理鄭國的時候,務必要謹慎,務必以禮來持國。否則鄭國很難避免敗亡的命運。」言之諄諄。當子產目送季札遠去時,仍然覺得音猶在耳,心裏不禁萬分悵惘。
怎料世事無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時候,徐君卻已經過世了。於是,季子準備把寶劍送給繼位的徐國國君。隨從人員阻止他說:「這是吳國的國寶,不是用來作贈禮的。」季札說:「我不是贈給他的。前些日子我經過這裡,徐國國君觀賞我的寶劍,嘴上沒有說什麼,但是他的臉色透露出想要這把寶劍的表情;我因為有出使上國的任務,就沒有獻給他。雖是這樣,在我心裏已經答應給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寶劍進獻給他,這是欺騙我自己的良心。因為愛惜寶劍就使自己的良心虛偽,廉潔的人是不這樣的。」於是解下寶劍送給了繼位的徐國國君。繼位的徐國國君說:「先君沒有留下遺命,我不敢接受寶劍。」
於是,季子來到徐君的墓旁。他望著天空,把那把寶劍,掛在了樹上,心中默默地祝禱著:「您雖然已經走了,我內心那曾有的許諾卻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靈,在向著這棵樹遙遙而望之時,還會記得我佩著這把長長的劍,向你道別的那個時候。」他默默地對著墓碑躬身而拜,然後返身離去。
季札的隨從非常疑惑地問他:徐君已經過世了,您將這把劍懸在這裡,又有什麼用呢?季子說:雖然他已經走了,但我的內心對他曾經有過承諾,一定要將劍送給他。君子講求的是誠信與道義,怎麼能夠背棄為人應有的信與義,違棄原本的初衷呢?
季子把寶劍掛在了徐國國君墳墓邊的樹上就走了。徐國人讚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說:「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俗話說,「人心發一念,天地盡皆知」。古人心地單純,敬天敬神,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一思一念,上可對天,下可對地。這大概也就是儒家所說的「正其身,誠其意」吧。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心靈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