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進入高通脹時代(圖)

 2011-01-08 13:3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摩根士丹利中國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中國正在經歷從低通脹時代到高通脹時代的轉變。2011年,中國流動性過剩將更突出,通脹壓力較之2010年也會加大,為此,貨幣政策必須及時調整。

他指出,2010年,對中國而言,通脹威脅來勢洶洶,但由於國內抑制通脹的因素相當強勁,「回頭看全年通脹,問題並不大」。

這是因為,2010年,中國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疲弱、大宗商品價格低位盤旋,以及國內工業部門產能利用率逐漸回升等因素,通脹對經濟增長的威脅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

但是,在他看來,上述抑制通脹的諸多因素2011年會變弱。

首先,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已不復存在。王慶預計,2011年全球經濟將伴隨著較為強勁的復甦,美國會有出色的表現。由於2010年12月歐巴馬政府宣布延續布希政府的減稅政策,摩根士丹利上調了對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從原來的2.6%調高至3.6%。

他認為,從全球範圍看,2011年將呈現「不平衡復甦」態勢,即在新興市場國家增長的拉動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復甦態勢由弱轉強。這將反映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上,比如說石油、糧食價格的上漲,這只能助推通脹。

其次,目前,中國工業產能的利用率已達到歷史高位,出口已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中國經濟內部的產出缺口非常小,流動性過剩威脅仍然存在。一方面,在中國,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短期週期性因素會導致通脹。2011年中國「迎來通脹」,這一趨勢無可避免。

與此同時,除了貨幣政策以及短週期因素,長期結構性因素也會導致通脹。

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令經濟增長大幅放緩,進入2010年,全球經濟復甦態勢得以確立,預期將在2011年得以加強,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必然伴隨著相對較高的通脹,這些即「結構性因素」。

王慶表示,過去十年中,中國平均通脹水平不足2%,僅有1.9%,「這樣的日子將一去不返了」。他說,「未來的通脹肯定不是這個水平,恐怕要達到3%甚至5%」。這要求中國必須立即著手調整經濟結構。

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內需,依賴於不可貿易部門。而諸如農業、服務業等不可貿易部門,生產效率比較低。這意味著,該行業對GDP增長每貢獻一個百分點,宏觀上對應的通脹率相對比較高。「這也就揭示了為何2011年,官方把通脹目標定到4%。」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財新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