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活著》作者余華 十詞條把脈中國

 2011-01-05 12: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大陸作家余華的新作《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將在臺灣出版。這是余華首部出版的散文集。在這本被列為大陸禁書的散文集裡,余華用了十個詞彙,替中國把脈,並以生動的文字,說出了震撼中共當局的故事。

臺灣《中國時報》4號報導,余華在這本散文集前言表達了他選擇十個詞彙的理由,他說:「十個詞彙給予我十雙眼睛,讓我從十個方向來凝視當代中國。」

余華表示,中國三十多年來雜草叢生般湧現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被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樂觀情緒所掩飾。而他此刻的工作就是,要從今天看上去輝煌的結果出發,去尋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

在《十個詞彙裡的中國》第一篇〈人民〉的開頭,余華寫著:「我不知道在今天的漢語裡,還有哪個詞彙像人民這麼奇怪,他無處不在,卻又被人視而不見。」他在這篇文章中大膽寫著天安門學運那段時間發生的事,並自述他當時刻骨銘心的感受,讓他理解什麼是人民。

「六四」事件20週年,余華第一次提筆寫關於「六四」的文章,並且發表在美國《時代》雜誌上。那篇《逐漸淡去的那段歷史》最後寫道:「從那天晚上開始,我意識到『人民』站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聲音能傳得更遠,他們的能量能持續得更久。那一刻,我明白了「人民」的真正含義。」

另外,在余華這部散文集裡,他談到所謂的「領袖」,他說:「我感到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國家領袖了,只有國家領導人。」

余華還用「差距」詮釋當今的中國,他認為,今天的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巨大差距的中國。一邊是燈紅酒綠,一邊是斷壁殘垣。

余華還回答了「什麼是革命」,在中國:人和人之間的社會紐帶會在革命裡時連時斷,今天還是革命戰友,明天可能就是階級敵人。

而山寨現象,余華認為,既顯示了社會的進步,也顯示了社會的倒退。與山寨類似,「忽悠」一詞的迅速風靡,余華認為同樣顯示了當代中國社會倫理道德的缺失和價值觀的混亂。

另外四個詞條還包括:閱讀、寫作、魯迅和草根。

今年51歲的余華是浙江人,他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是中國大陸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有短篇小說集《十八歲出門遠行》、《世事如煙》和長篇小說《活著》、《兄弟》等。

根據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同名電影,表現人在極端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可悲的頑強和堅韌,曾獲得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但這部電影被當局認為詆毀社會主義法制,和政黨執政能力,至今不能在大陸公映。

来源:新唐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