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做「二奶」or幹事業?中國女人很困惑(圖)

內容摘要 :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令人困惑的時代——對於很多現代中國女性來說,尤其如此。經過了經濟高速發展的30年之後,中國女性的地位卻在悄然滑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很多女性開始面臨一場自身定位的危機。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也發表文章對中國女性地位問題表示關注。文章指出,在目前的中國,無論在職場還是在家庭中,性別歧視隨處可見,二奶、小三橫行的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很多女性的無奈。


馮安琪(音譯)今年26歲,畢業於法國某商學院,目前在北京工作。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令人困惑的時代——對於很多現代中國女性來說,尤其如此。經過了經濟高速發展的 30年之後,中國女性的地位卻在悄然滑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很多女性開始面臨一場自身定位的危機。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也發表文章對中國女性地位問題表示關注。文章指出,在目前的中國,無論在職場還是在家庭中,性別歧視隨處可見,二奶、小三橫行的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很多女性的無奈。

26歲的馮安琪對於獲得良好的工作機會常常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然而每一次摧毀這憧憬的,都是面試中的最後一個問題。

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國職場上,馮安琪的條件也算得上優越。她畢業於法國的一所商學院,精通四國語言——既能講流利的中文和英語,也能用熟練的法語和日語進行交流。

今年1至4月,馮安琪在北京先後接受了六家公司的面試,希望能在薪水豐厚的私人企業裡開始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老闆常常會先問我幾個個人專業資質方面的問題,然後他們就會說‘我注意到你剛剛結婚,你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呢?’」

這通常是面試中的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致命的一個問題。

「我說至少5年內我不會要孩子,但他們根本不相信我。」馮安琪無奈地說。

《紐約時報》指出, 馮安琪的境況在當下的中國具有相當的普遍性。經歷了30年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她父母那一代相比,80後的馮安琪顯得更自由也更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她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

然而,與自由相伴的卻是高昂的代價。如今的馮安琪雖然不必像她的母親一樣,只能去國家分配的單位工作。但現在的職場上,女性在就業時遇到的性別歧視問題卻同樣不容忽視。雖然中國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勞動權,但在勞動力供過於求的大環境下,很多公司都不願意為為女性支付生育等方面的成本,因此更傾向於選擇男性。

一家企業老總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女性入職,難免結婚生子。到時不能辭退,加重了其他員工負擔。同樣工作,男女都能做,我們當然願要男性。」

事實上,求職中遭遇歧視並非個案,而是日益演變為某些行業的潛規則。日前,英才網舉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女性求職者都表示曾遭遇過性別歧視,這個比例遠遠高於男性求職者的比例,性別歧視似乎成為女性求職者的專有名詞。此外,婚姻狀況、年齡和外貌也是女性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歧視,一些高學歷女性也難逃這個規則。

結果是,即便像馮安琪這樣的高素質人才也很難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在物慾橫流、而競爭又如此殘酷的世界裡,很多女性開始面臨一場自身定位的危機。

「在現在這樣的社會裏,很多女性常常會感到困惑,我們到底是誰?我們究竟該成為怎樣的人?」某雜誌專欄作家秦麗雯的話或許能讓不少中國女性產生共鳴: 「也許,我們該做個女強人,像男人一樣地賺錢、幹事業,讓自己變得非常富有,但代價卻是可能變成剩女,找不到老公更別說生個孩子了。」

「也許,我們該畢業後就迅速結婚,然後做個全職主婦呆在家裡相夫教子」;「當然,還有一種選擇就是當個「狐狸精」——嫁個有錢人,開著他的寶馬到處招搖,可你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到處沾花惹草找情人嗎?

後來,馮安琪在一家品牌推廣公司找到了工作。

「公司的條件很差」,她說,為了削減成本,推廣活動一結束公司就會大批裁員。工作時間也很長,一位女同事剛剛做完流產手術3天,公司就要求她回到工作崗位。馮安琪表示,那時自己的月薪是5000元人民幣,差不多相當於745美元,而且沒有任何福利。

今年7月,馮安琪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在半國有機構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找到了一份工作。雖然在那裡她的工資只有 625美元,但單位提供免費午餐,還有住房補貼等很多福利。工作時間也是固定的,每週五天,每天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更重要的是,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不反對員工生孩子,而且提供90天的帶薪假期。

這份工作對她來說也許有點無聊,但和其他人一樣,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汕頭大學婦女研究中心負責人馮媛表示,女性去國企現在相當流行,因為她們的權益在那裡可以得到較好地保護。

北京眾澤婦女法律諮詢服務中心主任郭建梅則認為,總體而言,現在的中國女性地位比30年前更高,她們普遍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對自己的權利也瞭解的更多。在目前這個充滿了機遇的時代裡,她們既可以成為女企業家,也可以成為女科學家、農民甚至是政府高官,從這個角度來說,婦女的地位確實得到了很多的提高。

的確,至少在法律上,中國婦女的權益得到了良好的保護。2005年,中國修訂了《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了性別平等為基本國策,同時,也首次將性騷擾行為確定為犯罪。

然而,性別歧視其實無處不在。近年來隨著就業形勢的緊張,很多公司在招聘條件中都會詳細註明崗位要求,包括年齡、性別、外貌特徵等,還有的招聘啟事上甚至明確寫明「只要男性」,或者在面試時表現得對男性應聘者更為重視。有關專家指出,面對不公平的招聘條件很多女性只能表示無奈,只有極少數的女性敢於因性騷擾、因妊娠或產假遭到解雇等問題去與僱主對簿公堂。

《紐約時報》援引中共政府發布的數據指出,從2000年起,中國16歲至54歲之間的女性雇佣率為71.52%,與此同時,16歲至59歲的男性雇佣率則達82.47%。此外,女性的薪資水平也僅相當於男性的63.5%。

當然,坊間也流傳著很多成功女性的故事,然而,她們當中能夠同時擁有事業和幸福的,可謂鳳毛麟角。

42歲的劉燕算得上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她出生於四川,家境不錯,父母都是當地的文藝工作者。如今的她已是一位成功的商業顧問,見多識廣、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擅於團結不同領域的人們共同完成一些商業項目。

目前,她離了婚,有一個10歲的女兒。

「我現在的生活非常自由,但家人卻常罵我是傻瓜。」劉燕說,在中國,女性似乎就不該離婚,因為現實非常殘酷。

劉燕坦承,自己再婚的前景非常黯淡:「中國男人都很要面子,大部分男人都覺得我比較強勢,不像個女人。他們都喜歡年輕的小女孩,他們認為甜美可愛的女人才算得上真正的美。」

劉燕對時下某些社會現象頗有微詞:越來越多家庭條件較好的女性,都不得不容忍自己的丈夫拈花惹草,「家裡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小三、包二奶等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明令禁止的行為如今又死灰復燃。更可悲的是,當小三出現的時候,大多數女性最終還是默許了。「男人有權有勢,女人始終處於弱勢地位。但我只想追求自己的幸福,那種事情我可接受不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