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愛海外掃貨 不是錢多而是錢少
一個人從境外購買3000多元的ipad入境,該不該向海關繳1000元的稅,近期一直是熱門爭議話題。為解民焦慮,商務部罕見地向海關總署發了一份諮詢函,認為中國加入WTO後的重要承諾之一就是對各類計算機實施零關稅,海關向ipad徵收1000元進口稅與WTO規則不一致,20%的稅率過高,帶有懲罰色彩,ipad完稅價格被高估。海關總署作了一個雷人的回應:對不足5000元的物品統一按5000元徵稅,「主要是為方便旅客」,並稱此舉不違反世貿組織規定。
11月16日,商務部很客氣地表示「支持海關依法履行職責」。今後,不管是為了方便自己還是方便總署,旅客還得繳高額的稅,一場部委口水戰和徵稅風波眼看著就要煙消雲散了。
不過,海關總署在期望得到執法尊重的同時,有沒有從尊重旅客的角度也想一想,為什麼中國人要大老遠地從境外背個ipad回來,ipad可是咱深圳富士康產的啊。
中國人從境外往回背的,遠遠不止一個ipad。十多年前中國政府正式開放出境游後,井噴式的國人出境游令世界震驚。但很快,外國旅遊機構驚奇地發現,中國人出國,志不在山水,而是意在購物。在歐洲,在美國,在新馬泰,在商場,在機場,到處擠滿來自中國的購物戰士。這些人在中國國內旅遊時,屢屢投訴旅行社安排購物點過多,甚至一個商店都不想進,但出了國,卻抱怨外國商場關門太早。
反差如此之大,原因無他,東西太便宜了,彷彿進了「購物天堂」。不光是名表、名包等所謂奢侈品與國內價差懸殊,就是普通的鞋子、牛仔褲、電子產品,等等,都比國內價格便宜一半甚至低到三四折,儘管這些國外品牌很多貼著「Made in China」的標牌。而最能說明國內外價差的應該算地道的國產香菸,國內500元一條的中華煙,在新加坡機場只賣250元,來買煙的,幾乎百分百是中國人。
在如此低價的誘惑面前,又有幾人抵擋得住?據說在美國就三句中國話美國人聽得懂,第一句是「真便宜」,第二句是「我全要」,第三句是「還有嗎」。毫不奇怪,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出境消費日益增長,平均購物花費居全球之冠。
對於這個「買來」的全球第一,很多人說是證明中國人有錢了。有錢不假,但是切莫忘記,我們是以全球人均年收入排名第109位的身家買來的境外購物花費全球第一。這個第一也沒為我們贏得多少尊重。不少中國人在國外旅遊住二星級酒店,吃便宜飯菜,自費的景點捨不得花錢,只對購物情有獨鍾。拿著在國內寫好的商品型號清單直接交給外國店家拿貨,也被人家視作對品牌的侮辱。每每看到國外商場、機場的外國人退稅窗口前擠滿清一色的提著大包小包的中國人,都經不住為國人心酸。
或許,這個全球第一,恰恰說明中國人錢不多,否則何苦在出國旅遊時卻幹著工廠採購員的體力活。
如同中國計畫經濟年代的價格雙軌制,目前的商品國內外價差已在事實上形成了另一種價格雙軌制,只不過,當年的一紙領導批條換成了現在的一本出國護照。只要高額差價存在,出境購物狂潮就一天不會消退,國人出境游就永遠異化為購物游。
這個價格雙軌制是如何形成的,各方莫衷一是,列舉的原因大致有國內流通成本過高、很多行業壟斷利潤嚴重、人民幣升值,等等,但是,對商品徵稅過高無疑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核心因素。此次的ipad征千元稅風波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中國多年來被國外機構評為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最高,儘管遭到我有關方面駁斥,但較高的稅負,或許也與中國人消費痛苦指數較高有直接關聯。
所以,切莫讓這次ipad徵稅風波輕飄飄地就這麼過去。有關方面不妨以此為良機,全面檢討國內外價差形成機制,拿出也能在國內便宜買ipad的解決辦法,拿出降低消費痛苦指數的實惠行動,別讓老百姓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莫名其妙地流失,更別讓拉動內需變成了拉動外需。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