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食品價格飆升 高通脹或重演(圖)

 2010-10-28 23: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國的強烈需求推動著近期國際食品類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而在國內,這種漲勢正在成為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

未來10年,中國每年的糧食需求可能會達到5.73億噸,高於當前的產量。北京急切希望一系列大宗商品繼續以自產為主,但這些產品對全球市場的依賴或許會很快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主要受到中國強勁需求的提振,芝加哥市場的大豆價格已達14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的棕櫚油價格本週突破了此前的27個月峰值。泰國稻米價格正在逼近六個月高點。

在中國國內,這早已超越市場範疇,成了一件關乎公共利益的事情。中國超市裡出售的食用油、食糖等日常食品10月大幅漲價,漲幅在10%到13%之間。食品短缺──玉米、小麥、大蒜、綠豆和食糖──的新聞已經成為今年以來中國媒體報導的熱門。

食品在政治上是一個燙手山芋,而且在計算通貨膨脹率的商品籃子中佔了三分之一。

到目前為止,政府選擇的應對手段沒有超出市場範圍。它已經拍賣數百萬噸的糧食、植物油、食糧和棉花儲備,並公開申明有可能對「投機者」實施懲罰。上週央行提升利率,一部分目的就是為了緩和物價的上漲。

但漲勢已經在加劇。最近一次報告的通脹率(9月份3.6%)仍舊遠遠低於2008年年初觸及的12年高點8.7%,這不假,但食品價格的漲幅已經回到了當年的高位。

那時,北京對糧食、食用油、肉類、牛奶和雞蛋實施了限價措施,希望使通脹恢復穩定。經過了一年的時間、在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這些限價措施才得以取消。這無疑是一味苦藥,它限制了效率,並有可能損害產品質量。

但在世界打賭這個大國將變得更加富裕、其需求將變得更加強烈的情況下,政府知道通脹風險又來了,也知道它又要去執行控制通脹的艱鉅任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