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0月11日,全國已收穫秋糧作物8.27億畝,完成應收面積的71.3%,中稻和一季稻已收面積超過70%,玉米完成收割的面積已經達到了80%以上,大豆的收成也已接近90%。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近期在河北調研秋收秋播工作時亦稱,今年秋糧已經收穫六成,豐收已成定局。與此同時,國內農產品價格卻維持高位震盪,諸如早秈稻等期貨品種還繼續創下上市以來新高。
美國農業部(USDA)10月極度利好農產品的報告成了以上悖論形成的關鍵。似乎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僅因為USDA對玉米等穀物產量和庫存預期的大幅下調,全球農產品供應就驟然收緊。黑龍江大豆協會副會長王小語表示,市場資金圍繞報告預期進行的炒作更像是一種「布局」,美國對農產品的價格調控往往是由USDA作為權威機構吹響號角,用預期的變化給市場以指引,由此帶動一股資金主力影響農產品價格。
由於資本市場的發達,美國農產品已經形成了全球性的產業鏈條,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與期貨市場被有機地穿插起來,長久已形成了健全的價格調節體系。作為期貨市場的發源地,美國早在1848年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的主打品種就是包括玉米、大豆、荳油、豆粕、小麥等在內的農產品。美國農戶的種植和銷售一直對期貨市場有著較深的依賴,同時還有大量的基金和其他投機勢力提供市場流動性,這都是機構報告可以影響市場價格的必要條件。
在今年8月初舉行的中美農產品期貨套期保值交流會上,一位來自美國的農場主就表示,由於糧食存儲空間的不足,農場選擇藉助期貨市場進行對衝風險。該農場主的農場糧食存儲能力在57萬蒲式耳,這只是農場糧食產量的一半。在收穫季節,有一半的糧食需要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如該農場50%~60%的玉米利用OTC方式進行套保操作,美國農民對期貨市場的利用程度可見一斑。
相比而言,中國仍缺乏一個現代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首先,我國傳統的農產品集貿市場和小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仍是農產品市場體系的主體,具有價格形成機制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少,區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農產品主產區,市場功能單一。此外,雖然我國也已上市了多個農產品期貨,但農民對期貨市場的利用卻遠達不到發達經濟體的標準,期貨市場中的資金往往以與農業毫不相關的投機力量為主。國內農產品價格調節的方式也很單一,一般採取農產品收儲和拋儲來調節市場價格,尚沒有出現一個可以指導市場走向的權威報告發布機構,很多資金的運作還需看海外機構的「臉色」。
「所以我國像大豆之類的農產品價格受外盤影響,都不是農產品本身的問題,而是市場體系還不完善。」王小語表示。
在USDA10月作物供需報告出臺後,不少業內人士也對極端變化的預期數據表示質疑,但從市場運行的情況看,國內農產品期貨價格基本跟隨美盤上漲,猶似一場遠程遙控。從10月8日上述報告公布至今,中國期貨市場的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價格漲幅都在4%以上,個別品種如早秈稻期貨的上漲更是高達7%。國內現貨價格也受到外盤的衝擊,黑龍江大豆協會數據顯示,今年9月末以來,當地大豆現貨價格每斤平均上漲了0.1元,即每噸漲200元。
王小語稱,國內農產品價格在豐收時節上漲,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國外機構利用其對期貨市場的影響向中國輸出通脹,只有我國完善了自身的農產品市場體系,特別是完善農產品的供銷體系,才能從本質上應對這場「經濟戰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國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