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和德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兩國之間的跨國婚姻也在增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似乎並沒有成為人們走進婚姻殿堂的障礙。 下面我們請幾個在德國的生活的跨國婚姻家庭談談他們的生活感受。
一個月之前詹德爾和王芳喜結連理。詹德爾來自德國的小鎮齊根,王芳來自山東省煙臺的一個村落,兩地相隔8千多公里。兩人相識在中國。2004年夏天詹德爾前往青島學習中文,並在那裡認識了英文老師王芳。
「到了青島大約兩個月後,我就通過王芳的一位法國同事認識了王芳。 這位法國人也是我的同學,我們一起學習漢語。同王芳認識後我倆關係發展很快, 從見面發展到一起去吃飯,然後就發生了後面的一切。」
然而當兩人決定結婚還要回到德國生活時,王芳的父母就提出了反對,他們擔心自己的寶貝女兒上當被人拐走。女兒遠走異國它鄉,讓王芳的父母內心感到很不安。王芳說:
「那麼遠買飛機票對他們來說也太貴了,而且辦簽證也很麻煩。再說,在中國如果婆婆和媳婦吵架了,基本上都是媳婦跑回娘家。但是在這裡只能一個人對付了。」
來到德國後小夫妻倆還是用中文交流。當然缺少了用母語交談時的那種暢快和淋漓盡致。而有些事還真讓王芳哭笑不得。
「語言障礙肯定是有的,他開始時中文不太好。我先用中文講一遍,聽不懂再用英文。記得很早的時候我們在討論屬性時,他就說:我是猴子,你是雞。這話讓我很生氣,但他很不明白我為什麼生氣。」
王芳新來乍到還有個適應生活的問題。
「早上他們家裡都是吃麵包烤腸,但中午不吃飯。中午我就會感到很餓。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是正餐。可是我們中國一天三頓,都是熱的, 早餐還有包子和油條,這些現在都沒有。」
「兩人之間要保持幾米的距離」
跨國婚姻在中國現在已經沒有人感到稀奇和不可思議了。但是1986年當米歇爾·盧蘭特同他現在的妻子相戀時情景則完全不同。當時盧蘭特正在北京上大學,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現在的妻子。
「當時的中國還不像現在這麼開放。那時我們兩人談戀愛卻不能手拉手公開在大街上走,兩人之間要保持幾米的距離。真是天下怪事。幸好中國現在已經不像過去那樣了。」
德國婦女強調獨立思考
在德中的跨國婚姻中大多數是德國男子迎娶中國女子。但是也有例外。成先生是地道的臺灣人。他是在德國學習時認識了現在的德國妻子,並於1994年結婚。從成先生的言談中可以感到,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談到保持跨國婚姻美滿的秘訣,他說:
「有兩點個人經驗可供參考。 一是要有共同的價值觀。信仰很重要。價值觀不同,特別是在用錢的問題上觀點不同,就很容易出問題。二是: 當夫妻之間出現問題時,要有共同的朋友出來做和事老,特別是年長的人。」
談到德國婦女有沒有值得中國婦女學習的地方。成先生回答說:
「德國婦女強調獨立思考。強調尊重個性。中國過去都是強調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現在中國婦女仍有依附男人的傳統觀念。但德國婦女強調個人觀點,強調公平。這對於男人來說,一方面這是個挑戰,但另一方面也比較輕鬆,因為沒有人粘著你。跟著你跑,要你負所有的責任。」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跨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