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經濟體難逃U形復甦路
自從2008~2009年的經濟衰退後,經過大量的貨幣投放和財政政策刺激以及財政援助,人為刺激了全球經濟,但由於這些措施效果的減退,現在全球經濟迅速下滑。更糟糕的是,誘發這場危機的過剩性問題,私人部門(家庭、銀行和其他的金融機構甚至很多的公司部門)過多的債務和槓桿效應還沒有顯現出來。
私人部門的去槓桿化幾乎還沒有開始。除此之外,在發達經濟體裡的公共部門有重新槓桿化的趨勢,這些發達經濟體有很大的財政赤字並累積了很多的公共債務,而這種局面的產生都是拜自動穩定器、反週期的凱恩斯財政刺激政策以及金融體系社會化所帶來的巨大損失所賜。
最好的情況是,隨著家庭和金融機構的去槓桿化以及政府開始影響消費和投資,在發達經濟體,我們面臨著沒有活力且長期的低增長趨勢。這可能已是最樂觀的局面。在全球層面上,消費過多的國家(美國、英國、西班牙、希臘和世界其他地方)現在需要去槓桿化以及需要節約開支、減少消費和減少進口。
但是儲蓄太多的國家(日本、中國和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德國)並沒有為了彌補去槓桿化國家所導致的消費下降而投入更多消費。因此,全球經濟需求總體是很疲軟的,會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全球經濟減速在2010年二季度已表現得很明顯。隨著大部分國家實行財政緊縮計畫,財政刺激將會消失。助力增長的好幾個季度的存貨調整將會發揮作用。透支未來需求的稅收政策(比如說對購車購房者的刺激)所產生的效果將會隨著這些計畫的失效而消失。就業市場環境依然很低迷,很少有新的工作機會產生,消費乏力。
即使我們可以避免W形的二次探底,但發達經濟體很難逃過一條難熬的U形復甦路。在美國,2010年上半年的增長已表明全年的增長很低,第一季度是2.7%。估計增長會進一步放緩,在下半年會降到1.5%,這種放緩將一直持續到2011年。
不管美國經濟表現到底像什麼字母(是W形還是U形),接下來有可能會發生衰退。就業市場表現一般、週期性財政赤字、房地產價格的下降、銀行抵押所產生的巨大損失、消費者信貸和其他的貸款,以及美國國會可能對中國採取的保護性的貿易政策所產生的風險,都有可能導致經濟的衰退。
在歐元區,前景更加糟糕。伴隨財政緊縮計畫的實施以及股市的慘淡表現,歐元區的增長在未來有可能會接近於零。國家、企業以及銀行間流動性變差會增加資本的成本,風險厭惡的增加、波動性的增加以及主權風險的增加,將會損害企業、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歐元的走弱將會有助於歐洲外部的平衡,這種走弱的收益將彌補美國、中國和新興亞洲國家的出口和增長前景所產生的損失。
即使在中國,也出現了經濟增速放緩的跡象,這是由於政府試圖控制經濟過熱。發達國家的經濟減速以及歐元的走弱,將會進一步放緩中國經濟的增長,讓其11%的增長率下降到年末的7%。這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和商品豐富的發達國家(它們嚴重依賴於中國的出口)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日本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該國「慘不忍睹」的實際收入增長率正壓抑著內需。與此同時,其對中國的出口則處在幾乎不增長的窘境。潛在的低增長率也讓這個國家痛苦不堪,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結構性改革的缺失、政府的弱勢和不力(四年內出現四位首相)、大量公共債務的積聚,其他原因包括人口結構不利趨勢的顯現以及在全球風險規避期間日元的走強。
任何一個額外的衝擊都將會把不穩定的全球經濟逼到更深的衰退中。
這種潛在衝擊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會加劇,從而導致新一輪的資產價格修正、全球風險厭惡、波動性以及「金融傳染」。資產價格的修正以及經濟放緩,這些惡性循環加上並沒有預期的突然下降,會導致資產價格的進一步下降以及增長的進一步走弱。
在接下來的12個月裡,我們並不能排除以色列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的可能性。如果真的發生了軍事行動,石油價格可能迅速攀升到頂點。石油價格的飆升成為了2008年夏天金融危機的導火索,這一局面可能在兩年後重演。
最後,政策制定者所使用的工具已經殆盡。其他寬鬆貨幣政策的作用微乎其微。發達經濟體能採取的進一步財政刺激政策的空間很小,金融機構太大很難挽救,擺脫這種局面的能力受到嚴重制約。
發達國家經濟會沿著一條V形軌道快速復甦?樂觀主義者的這一希望已經幻滅。擺在他們面前的其實是一條漫長的U形回升路。在某些國家,比如說歐元區國家和日本,可能會經歷很長時間到達L形的近衰退狀態,要想避免雙底回落是很困難的。
世界正上演新興經濟體的強勁復甦,這是全球經濟最大的希望。但由於沒有哪一個國家在經濟上是獨立於其他經濟體的,所以很多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高度依賴於緊縮的發達經濟體。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