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國際奧數金牌的北大畢業生柳智宇
他是全國名校武漢華師一附中走出的「數學天才」,曾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高中畢業後,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大學畢業前,他成功申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他是少女作家蔣方舟公開宣稱的「夢中情人」……大學畢業後,他來到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成為一名修行居士。
他就是柳智宇。最近,關於他的消息在網上迅速傳播,有人唏噓嘆惋,有人追憶懷念。柳智宇真的選擇了古寺修行嗎?昨日,記者趕赴北京進行了採訪。
修行寺廟遠離市中心
記者從北京大學東門出發,驅車近一個小時,終於抵達西山鳳凰嶺腳下,得見千年古剎龍泉寺。它依山而建,坐西面東,斑駁的紅牆,「龍泉寺」三個鎏金大字部分筆畫已經掉色,似乎顯示著年代的久遠和滄桑。
龍泉寺位於鳳凰嶺景區內,是北京市海淀區正式開放的第一所三寶具足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公元951年,是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寺在文革期間大部分被毀,1995年開始修復,2004年4月正式開放成為佛教活動場所,並迎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主持寺務工作。
西山連綿起伏,古寺清幽靜謐。踏入寺內,古樹參天,鬱鬱蔥蔥,行走在石板路上,身旁不時有身著僧袍的僧人和前來拜佛的善男信女來來往往。「煙霞清淨塵無跡,水月空靈性自明。」廟內各祠堂、殿宇門匾上,都貼著各種頗有禪味的楹聯。
尋訪柳智宇居士不遇
記者穿過兩道門來到客堂門口,只見內房一名戴眼鏡的僧人正與來賓交談,外間的桌子上擺放著幾部電話和一部筆記本電腦,一名僧人正在接電話。
僧人詢問記者來意後,說:「有這個人,但這幾天他出去了。」記者追問柳智宇何時歸來、所住何處、能否見面,僧人均表示不清楚。
這時,從僧侶生活區走來另一名僧人,自稱法號「賢棟」,是兩年前來此修行的。賢棟告訴記者,柳智宇確實在此修行,但目前還只是居士,如欲正式皈依佛門一般要等兩三年,「時間長短,要看他個人悟性和造化。」據悉,居士與出家人有所區別,居士不受佛門戒律戒規約束,只要虔誠於佛、遵循佛之善心善意即可。
賢棟並不知道柳智宇是北大畢業生。「他在這裡過得很好,每天跟其他修行者一道進行各種活動。」賢棟說,柳智宇父母曾到寺裡看望過他。「他為什麼作出這個選擇?」面對記者的疑問,賢棟單手作禮:「一切隨緣。」
記者提出想面見柳智宇,僧人先讓記者稍等片刻,爾後又說,柳智宇帶話「不便見人」。過了一會,又說柳智宇「出去了」。「住在寺院裡,每日上殿、讀書、勞動。慢慢的,對性別的關注會少一些。看待一個人的時候,有時會忘記他是男性、女性或是他的外貌,彷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簡化到了一種更質樸的層次。」在賢清法師主持的「西四沙龍」博客上,柳智宇於今年5月撰寫的一篇文章中的這段話,或許可以給他的修行生活做一個註腳。
「智宇真正做到無我」
柳智宇是北大「耕讀社」前社長,龍泉寺與這個社團素有淵源。曾一手創辦該社的北大2002級哲學系研究生鄧文慶,畢業後就在這裡剃度出家,其父母也住在寺院研習佛學。
「北大未名站」討論區裡,一名學弟發帖回憶與柳智宇交往的點滴,稱柳智宇曾找他商量開辦討論班幫同學脫離「苦海」。帖中感嘆:「世間少了一個柳智宇學長,多了一個聖宇大師。」
「孔老師,孟老師啊,教教弟子吧。弟子一直在向上仰慕和希求,願冷漠、孤獨、傷害離我們遠去,願善良、仁慈、忠誠、智慧的光輝遍灑人間。」這是柳智宇發給中學語文老師周文濤的《觀功念恩日記》中的一段話。
「智宇對我說,最近他發現自己有時會計較利益問題,他心裏有些不安。智宇是真正做到無我的人。但我怕利益問題會成為他的負擔,便告訴他,孟子講的義利之辨中的‘利’字不是利益的意思……但智宇接著說,關注利益時,就會計較,就會產生物我之分。」同為「西四沙龍」成員的「勤勞的土撥鼠」(網名),今年3月在博文中回憶了他和柳智宇的一次對話,結尾處寫道:「智宇的境界仍遠在我之上。我區分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是依據不同的情境來分的,這種區分依然把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打作兩截。但智宇認為天人合一是天人相分的基礎,換句話說,天人合一是體,天人相分是用。」
這些文字,或許能告訴我們柳智宇在思考些什麼。
- 關鍵字搜索:
- 北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