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CPI超過了3%至3.3%,其中,2.2%來自於翹尾因素,而只有1.1%來自新的漲價因素,其中又以食品漲價幅度為最大,達到了6.8%,食品價格上漲的貢獻超過75%。
天氣因素及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只是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導火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房價推動型的通貨膨脹應該屬於「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的一種。
房價上漲首先傳導到工資上。住房消費是當前勞動力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價上漲當然會導致工資上漲,這是最近幾年工資價格不斷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不同階層、不同經濟主體由於房價上漲而導致的漲工資的方式有所不同。對於公務員來說,房價上漲了住房補貼隨之增加,有些特殊的公務員享受廉價的「經濟適用住房」是變相的漲工資;醫生、教師等群體也同樣屬於高房價的受害者,但由於他們自己職業的優勢逐步將自己的負擔轉嫁給社會其他弱勢群體,通過收「紅包」和各種費用的方式給自己漲「工資」;企業主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下被動給工人漲工資。
2005年以來,普通工人的工資上漲確實是事實,平均工資上漲應該有1倍以上,城鎮居民的工資也通過調工資的方式逐年上漲,其間的漲幅與普通農民工的工資上漲幅度差不多。需要說明的是,自1995年至2005年中國的工資(尤其是普通工人的工資)基本上沒有上漲,與期間房價沒有出現上漲高度一致。可見,工資與房價呈現高度正相關關係。
在工資上漲的帶動下,農產品漲價應該是水到渠成的,因為工人工資的增加就意味著務農的機會成本的增加。農業勞動力的成本增加當然會刺激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房價上漲只是糧食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住房價格上漲與勞動力的「劉易斯拐點」正好疊加在一起,容易引起勞動力工資的快速上漲。
將國內的價格變動情況結合國際市場來分析則更有意義。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歐美國家在未來數年出現通貨緊縮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熊市應該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這對國內的價格上漲會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從2010年5月份以來的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的走勢看,已經將這一趨勢展示出來,與CPI逐漸上行的趨勢不同的是,PPI逐月下滑。假如中國的物價在工資成本的推動下最終出現大幅度上升,則可能會使人民幣升值的趨勢逆轉,導致資產價格泡沫破滅。
從長期趨勢看,住房價格上漲還會導致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使勞動力供給減少,從而使人口出現老齡化。截至2010年,歐盟的平均老齡人口比例(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6.7%,日本的人口結構在1990年就開始出現拐點,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少兒撫養成本大幅度提高,使人們不願意撫養孩子,社會出現「少子化」趨勢。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與政府有意識地控制人口增長有關,但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城市及農村居民開始出現「少子化」傾向。這是高房價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衝擊。
從房價與收入之比看,如果房價維持不降,未來一段時間工資上漲幅度將驚人(至少超過1倍),即使在非中心城市也是如此。除非政府大規模地普及廉價的保障性住房,否則房價推動型通貨膨脹將持續很長時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房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