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白居易看楊貴妃之死(圖)

 2010-08-05 20:3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白居易〈長恨歌〉作於元和六年(806)冬,時白居易三十五歲。〈長恨歌〉描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筆觸浪漫動人。以下節選馬嵬事件的描述: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此段言安史之亂爆發之後,行軍倉促,就在軍前將貴妃執行了死刑,而且是當著玄宗的面,玄宗救不得,只能痛苦到血淚相和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既是諷刺,也是衰憐。接者以同情心寫玄宗的相思之情,對貴妃的思戀、追慕。且說唐玄宗迴鑾後要為楊貴妃改葬,結果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

〈胡旋女〉:

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數唱此歌悟明主。

「死棄馬嵬念更深」,對照玄宗對安祿山的「兵過黃河疑未反」,詩人認為貴妃死有餘辜、不足憐惜,更憤慨明皇的執迷不悟。白居易此詩楊貴妃的指責顯然十分苛刻,更甚於〈長恨歌〉。

白居易歌詠馬嵬之詩作,除了長恨歌外,尚有〈李夫人〉、〈胡旋女〉、〈古塚狐〉。〈李夫人〉:

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前傷盛姬。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縱令妍姿艷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馬嵬坡下念貴妃」,自古以來,絕色美女皆有惑人的功力,此處以李夫人和楊貴妃相照,二者的特點皆在於生時讓君王傾倒,死後猶讓君王唸唸不忘。白居易說楊貴妃是「尤物惑人」,「不如不遇傾城色」間接說明瞭楊貴妃以美色惑人喪國。

而〈古塚狐〉詩中,更強調美色惑國的力量,直接抨擊楊貴妃之媚惑:

古塚狐,妖且老,化為婦人顏色好。頭變雲鬟面變妝,大尾曳作長紅裳。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時人靜處。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舉花顏低。忽然一笑千萬態,見者十人八九迷。假色迷人猶若是,真色迷人應過此。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惡假貴重真。狐假女妖害猶淺,一朝一夕迷人眼。女為狐媚害即深,日長月長溺人心。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復人國。君看為害淺深間,豈將假色同真色。

詩人指出楊貴妃之罪,在於「女為狐媚」、「溺人心」,而歸咎期能善蠱惑的原因,還是因為那「褒妲之色」,詩人連用了三個「色」字,強調美色導致國破家亡。

来源:新三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