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質疑"人類百年內滅絕說" 大滅絕會來嗎?(圖)

地球已挺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科學家質疑「人類百年內滅絕說」!

澳大利亞著名微生物學家弗蘭克·芬納預言,由於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長、天然資源耗盡,以及控制不了的氣候變化,人類將在100年之內滅絕。不過,反對者稱,這種說法太過悲觀,芬納只考慮到科技發展給人類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沒有想到科技也會為人類提供幫助,足以化解可能發生的危機。

澳學者:人類還有一百年

據《澳大利亞人》報6月19日報導,芬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類也許100年內就會滅絕,大量其他動物也是如此。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局勢,來不及了。我盡量不表述自己的觀點,因為人們還在試圖做一些事情,以推遲這個過程。」

芬納說,目前已進入工業化革命後的「人類世」。「我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亞於任何冰河時期或彗星撞擊。就拿太平洋許多島嶼上的原住民為例,如果沒有現代科學,也不製造大量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他們可以多存活四五萬年之久。然而,正是由於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人類很快就會和許多物種一樣,從地球上消失。」

芬納是「滅絕學」(Extinction,研究物種因不適應環境變化而消失的學科)的權威學者,現年95歲,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微生物學名譽教授。上世紀 50年代初,他在粘液瘤病毒方面的研究工作,成功抑制了野兔在澳大利亞南部農場的繁殖。1980年,芬納在聯合國世界衛生大會上宣布天花絕跡,正是他的研究工作幫助消滅了曾肆虐全球的天花病毒。

反對者稱「滅絕說」太悲觀

芬納的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科學家認為這種想法過於悲觀。美國「發現」頻道網站在6月23日刊文稱,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大學的托賓·洛佩斯說:「如果沒有極其嚴重的災難性事件發生,人類是不可能迅速滅絕的。當然,我們在將來也可能遭遇‘完美的風暴’(美國災難大片),導致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但我認為我們能利用科技來扭轉人為因素導致的災難。我認為芬納的‘人類在一個世紀內即將不存在’的觀點過於悲觀,他沒有考慮到科技進步因素。」

此外,《澳大利亞人》報也說,芬納博士的同事斯蒂芬·博伊登認為,「芬納可能有些道理,但我們中的一些人對轉變仍抱有希望。我和芬納都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但我不認為已經太晚的,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是值得為解決問題去努力的。我們有科學知識可以去解決問題,現在我們缺乏的只是政治決心。」

美國《地球週刊》網站6月25日刊發英國皇家科學院院長、著名天文學家馬丁·瑞斯的文章。瑞斯寫道,芬納的觀點作為對人類活動的警告有一定意義,但說人類在百年內滅絕,有點聳人聽聞。不過,瑞斯也承認,地球已存在了45億年,現在人類面臨抉擇,整個生物圈向好的方向發展,還是急劇惡變,這取決於人類自己。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到來嗎

滅絕--從生物學和生態學的角度來講,就是生物的死亡。當一個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後,該物種就滅絕了。關於滅絕論的描述最早出現在18世紀末,伴隨著工業革命後人類對自然界的大規模影響,一些物種滅絕的速度遠超以往。法國博物學家與動物學家喬治·居維葉在1796年的一個演講上提出了滅絕論,從而被載入史冊。

自工業革命以來,地球上已有冰島大海雀、北美旅鴿、南非斑驢、澳大利亞袋狼、臺灣雲豹等物種不復存在。

不過,上面所說的物種滅絕,僅是一個或多個物種因不適應環境變化等因素而悄然消失,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是比較罕見的。自工業革命開始,地球就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

地球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的奧陶紀(地質紀年單位)末期,約有85%的物種滅絕。在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發生了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遭重創。而發生在約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第四次發生在1.85億年前,80%的爬行動物滅絕了。第五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滅絕了。前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主要是由於地質災難和氣候突變造成的。例如,第一次物種大滅絕是全球氣候突然變冷造成的,發生在白堊紀末期的那次則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全球生態系統崩潰。

但許多科學家說,第六次物種滅絕還缺少確鑿證據。美國古生物學家戴維·雅布隆斯基所說:「我們正在努力改變‘泰坦尼克’號的命運。」包括雅布隆斯基在內的許多科學家表示,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阻止物種滅絕。例如,儘管山谷的溫度上升,但採取措施可讓植物和動物「搬」到更高海拔的地區。

當前,「滅絕學」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一些組織機構如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已成立,多國政府也通過制定法律,避免物種棲息地被破壞,防止農業過度開墾和環境污染。這些措施都有利於保護物種,不使其迅速滅絕。綜合兩方面的意見可以得出:人類活動的確讓物種滅絕速度大大加快,但除非遭到像影片《2012》講述的大災難,人類不可能在百年內滅絕;同時,人類也有責任和義務來延緩物種滅絕的進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