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必須先引用一個名叫Jacques Lusseyran的法國盲眼作家兼文學教授的一段話(引用自德語譯文):我深信,兒童總是知道的比說的還要多,多麼大的差異啊在他們跟大人之間,我們大人知道的不會超過我們說的百分之一。
我幾乎要說,一個盲眼人見到的比我們明眼人還要透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人不總是跟小孩說,要聽大人的話嗎?而我們的學校教育不都是採取學生必須遵從老師指示的原則嗎?或許,大人說的話是對的,學校設立的原則是正確的,但是,在大人的指示跟小孩的服從之間,卻少了一段路,亦即,讓小孩進行獨立思考,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以及在最後自己尋得所謂正確的認知。
於此我忍不住要把「兒童哲學」拿出來述說一下,會引起我想到談「兒童哲學」的近因是,2009年10月15日至10月18日在奧地利格拉滋市的卡爾法蘭曾滋大學舉行了一個由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支持的國際會議,會議的名稱叫「創造─思考─哲學」。18個國家的200多個與會代表在四天期間進行了24個專題報告及討論,主要的重點就在於討論有關「兒童哲學」的教育方法。
歐洲德語區的「兒童哲學」教育概念源自19世紀初一個叫諾爾(Herman Nohl)的德國學者,他主張學校教育應該著重於培養兒童的獨立自主的個性,因為有獨立自主個性的人比較能夠發揮成就,因此也比較容易獲得高階層的地位,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從小就開始接受哲學思考訓練,只有在哲學思考的訓練下才能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個性,只是,他把功利目的與「兒童哲學」教育相連結,卻頗受後人的批評。
諾爾的「兒童哲學」教育概念由德國哲學家尼爾森(Leonard Nelson)繼續發揚光大,尼爾森於1922年在一場演講中呼籲在中小學加入哲學課程,他主張採用「蘇格拉底方法」進行「兒童哲學」教育,亦即所謂的 「Maieutik」(希臘文)。
蘇格拉底教育學生的方式是採取對話的方式,他與學生的對話被稱為「接生的藝術」(Maieutik)。蘇格拉底認為,真理本就存在於人天生的理性中,它必須被接生才能見到光線,因此,蘇格拉底在跟學生對話時,總是先把學生的既有觀點摧毀,讓他進入一種不知所措的困窘狀態,由此引發他學習及求知的意願(這個第一階段稱「引發的藝術」(Elenktik),然後用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他經由自我思考而產生正確的觀點(這個第二階段稱「轉向的藝術」 (Protreptik),透過這兩個階段學生才能得到最後正確的認知。
根據蘇格拉底的這個「接生的藝術」的方法,尼爾森認為,兒童學習哲學思考,主要是透過意志,而不是靠才智,換句話說,沒有天才的人一樣可以靠訓練學成哲學。
尼爾森早死於1927年,在他之後直到今天,「兒童哲學」教育概念已經遍及世界各地,而當今德語區國家則以哲學教授馬爾騰斯(Ekkehard Martens)所研製的「兒童哲學」教學法為主流,他所出版的許多書籍裡,就是在把「蘇格拉底方法」實際運用到中小學的哲學課程裡,這種教學方法被稱 「提問的藝術」(Erotematik)。
讓我在這裡翻譯一小段奧地利格拉滋市一所小學三年級的「兒童哲學」課之對話,主題是「動物」:
安娜:動物比人聰明多了。
哲學老師:你說的聰明是什麼意思?
安娜:人摧毀整個世界,空氣污染、原子試爆,還有很多。
迪特:有些人殺死動物,只因為他們要動物的皮毛。
安德麗亞:人也把動物拿來做實驗。
碧姬:人只可以把生病的動物射死,但是不可以殺他們只是為了好玩。
米其:這不對,人也不可以這麼簡單地就把生病的動物跟年老的人殺死。
茉娜:我的祖母又老又生病,誰也沒有權力殺死她,她有權活下去,跟動物一樣。
仁內:可是動物不會思想。
全部的小孩七嘴八舌:它們當然會思想。
安娜:動物比人聰明,大象為了保護小象,把它們藏在隊伍中間,人卻拿小孩當人質。
碧姬:貓的腦袋雖然比較小,但是它們還是很聰明,它們會躲起來,如果它們做了壞事。
馬庫斯:可是我想知道到底動物會不會思想?
全部的小孩七嘴八舌:到底什麼是思想?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小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