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文化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人統計過,古詩中約有三成的詩歌出自隱士之手,正所謂:「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現在最多人說的就是:「大隱隱於市」,陶淵明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隱士了。隱士看破紅塵隱居於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隱」而已,而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雜的干擾,自得其樂,因此他們隱居於市朝才是心靈上真正的升華所在。
隱士的三種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過隱居的生活。與世無爭,這是小隱。
二、隱居在喧鬧的市井中,視他人與嘈雜於不見,從而求得心境的寧靜,這是中隱。
三、隱身於朝野之中,面對塵世的污濁、傾軋,鉤心鬥角卻能保持清淨幽遠的心境,大智若愚、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中國歷代隱士,大抵可分為十種:
1、真隱、全隱。如晉宋間的宋炳,元代的吳鎮等,從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徵召也不去,也不和官方打交道。
2、先官後隱。這種一般都是社會太黑暗,官場太腐敗,士人不堪,辭官隱居,如陶淵明,《晉書》、《宋書》、《南史》三史中均稱之為「隱逸」。明代的文徵明,只在京城當了一年翰林,便安心隱居至死。
3、半官半隱。如王維,開始做官,後來害怕了,但如果辭官隱居又沒有薪水,生活沒有保障,於是雖做官,卻不問政事,實際上過著隱居生活。這類人從名義上不能算做隱士,但卻大有隱逸思想。
4、忽官忽隱。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幾年官,又去隱居,朝廷徵召,或形式有利,又出來做官,做一陣子官又回去隱居。
5、假隱。如明代陳繼儒,雖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寫詩譏笑他「翩翩一隻雲間鶴,飛來飛去宰相家」。
6、名隱實官,如南朝齊梁時陶弘景,人稱陶隱士,雖隱居山中,朝中大事還向他請教,被稱為「山中宰相」。這種人身為隱士,實際上不具隱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為了更自由而已。
7、以隱求官。如唐代盧藏用。劉肅《大唐新語·隱逸》記載,盧藏用考中進士,先去長安南的終南山隱居,等待朝廷徵召,後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遺。後來,另一隱士司馬承禎亦被徵召而堅持不仕,欲歸山。盧藏用送之,指終南山云:「此中大有嘉處。」這就是後來的「終南捷徑」。用這種隱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實非真正的隱士。
8、無奈而隱。此類人實際上最熱心於時局,如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黃宗羲等人,他們「隱居」只是為了表示不與清王朝合作,實際從事最激烈的反清鬥爭。他們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士。
9、真隱而仕。此類隱士在隱居時基本上都是真隱,但當時機來臨時就出山,沒有時機就隱下去。如殷商時的伊尹,商周時的姜尚,元末的劉基,名氣最大的當屬諸葛亮。
10、所謂「隱於朝」。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