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報紙「尋人啟事」引發德國媒體質疑

2009年8,9月份德國警方以及海關人員針對德國中餐館老闆涉嫌非法剝削員工曾展開集中搜查行動。最近,這一話題又引起了德國媒體的注意。相關報導多是從餐館勞工的角度出發。而在諸多討論中,德國華人中文媒體在相關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新的話題。

中餐館為何常起勞資糾紛?

現在在德國,人們一提起中餐館,除了想到糖醋汁和酸辣湯以外,很多人也會想到剝削、壓榨以及老闆對員工的一系列不合理待遇。近日,西德意志廣播電臺第五頻道以"糖醋味的剝削"(Ausbeutung Süß-Sauer)為題,再一次的報導了中餐館老闆剝削員工的問題。報導中稱,有些中餐館廚師工資只有每小時三歐元,每天最多要工作20個小時,生病了也不能休息。老闆提供的住宿多是在餐館的倉庫裡或地窖中,幾張硬紙殼就是他們的棲身之地。

但是這篇報導中也提到,很多廚師在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的同時也不是完全無辜的,由於德國勞工市場無法向中餐館業主提供優秀的,會做地道中國菜的廚師。這些餐館老闆也就不得不通過中介公司到中國去找勞工。由於利益的驅使,有些人偽造廚師資格證及相關證件,辦理勞工許可。

一位代理眾多廚師勞工糾紛案件的德國律師表示,據他瞭解,偽造廚師資格證的並非廚師本人,而是中介機構。他們能為廚師出國務工偽造一整套文件。西德意志廣播電臺第五頻道也在節目中指出,中國方面對出境廚師資格審查系統的不透明,以及相關獨立監督機制的缺乏,都促使了許多名不符實的廚師來到德國。

「尋人啟事」引爭議

曾在德國柏林大明酒家工作的廚師郝某是眾多把老闆告上法庭的廚師中的一個。他提出訴訟的理由是因為老闆不按照合同發放工資,隨意擴大工作範圍,並讓他與多人一起住在條件非常簡陋的員工宿舍中。他的訴訟得到了德國私立電視臺RTL的關注,並於今年初播出了對他以及其委任律師的採訪報導。

報導播出後,郝某的雇方陳女士通過德國當地華文報紙《華商報》以分類廣告的形式發布尋人啟事, 在其中公布這名廚師的個人照片、出生日期以及護照號碼,並稱他的廚師證是假的,如果有人告發,他將接受德國警方調查,可能被遣返,並且他的通過同一中介公司介紹來德工作的同行也會受到牽連等等。

北德意志電視臺NDR專門關注媒體職業操守的欄目"Zapp",在最近的一期節目中,就《華商報》這一做法提出了異議,節目引用《德國媒體法手冊》撰寫人之一,賴因哈特·里克教授(Reinhart Ricker)的說法。該專家指出該報雖為中文報紙,但是登記出版地點在法蘭克福,因此必須遵守德國的相關法律。《華商報》的這一做法首先是侵犯了當事人的肖像權,在未經郝某同意的情況下就把其照片以及其他一些私人信息刊登在報紙上。其次,《華商報》這種通過分類廣告"追獵"他人的做法也與德國的媒體職業準則相背。里克教授還表示,《華商報》作為一家報紙媒體,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允許這類"追獵"廣告刊登。

在該期"Zapp"專欄節目報導中也同時提到,涉及本次事件的柏林大明酒家並不是一家普通的中餐館。這家飯店位於柏林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正對面,其老闆陳女士也是《華商報》的關注人物。該報曾經以專訪的形式表現這位德國華人華僑愛心協會會長的"精誠待人,愛心無限"。

《華商報》否認有違法之舉

針對北德意志電臺《Zapp》專欄的報導,《華商報》4月1日以"NDR電視臺報導失實,德國中餐業再次遭受攻擊"為題,刊登大幅文章進行反駁,其中稱北德意志電視臺"再次歪曲誇大事實,抹黑中餐業在德國的形象。"稱節目中再次承擔大任的,仍是在德國中餐業者中大名鼎鼎的,專門挑唆廚師狀告老闆的那位德國律師,以及多次在德國媒體上曝光德國中餐業"黑幕"的勞務廚師郝某。並稱這樣帶照片的尋人啟事從法律角度來看不算違法,但也承認在完全按照客戶要求做事的同時,對細節考察不周。

《華商報》的這篇報導從餐館老闆的角度出發,列舉了柏林大明飯店老闆陳女士收集的一系列證據,表明郝姓廚師與其並無勞資糾紛,而且還唆使同事狀告老闆。並援引"餐館知情人士"於文章的結尾下定論,稱郝某的個人目的無非是弄一筆賠償回國,或者聲稱受到迫害,申請避難留在德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