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叫啥好?姓富的把人嚇跑了 姓王的被難倒了
先來猜個腦筋急轉彎:
什麼東西是屬於你的,但卻被別人用的最多?
沒錯,名字。說起姓名,本就是一符號代碼,藉以區分人群中不同的個體。就像去超市買盒裝的雞蛋,上面大多貼著一個代碼條,以此說明每個雞蛋都與眾不同。小孩剛生下來,也給「啪-嘰」貼上一條,那就是咱的大名,(當然由於其重複性,後來又有了身份證號碼等唯一的標識),什麼「張三李四」了,什麼「鐵蛋狗剩」了,既用來區分不同的人,又給別人提供了一個稱呼自個的方法。據說咱老祖宗還在樹上蕩來蕩去拼生活的時候,已經學會使用名字了,有的叫「嗚-哎-」,有的叫「嗚-哇」。隨著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姓名也包涵了越來越多的內容,承載了越來越厚重的文化積澱。
如今,名字的重要性更得以進一步的挖掘,有人說它含有聲韻、數字、形義的靈動,五行的調和三才的互動,給孩子起名,再也不能靠扒拉扒拉「詩經三百」「楚辭九歌」,從什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什麼「浴蘭湯兮沐芳..與日月兮齊光」中尋找靈感了。
據說,好的名字是讓「水」聽了能結出對稱而有美感的結晶的才行。所以要講究陰陽五行,要結合生辰八字,要融會周易八卦,要追求天地人和諧。
不過,以前多數人名字都不能符合這一要求。那會兒咱爸咱媽一本字典「唰」地隨機翻到某一頁,頂頭那字,就它了,連找第二個字都不得空,整出來多少連名帶姓就倆字的孩子。重名的也特多,有的完全相同,有的同音不同字,搞得老師上課點名都跟猜謎似的。
到了國外,可沒人陪咱玩這猜謎遊戲了,一不小心,鬧出笑話還好,惹來麻煩就愁了。
一位老兄姓富名洋(音),飄洋過海來美發展,因為他的聰明能幹,任勞任怨,很快,老闆決定給他辦身份。第一次去律師那兒面談的時候,臨近中午,老美律師一邊敲他的名字,一邊嘴裡唸唸有詞「FU-YANG-」,「FU-YANG-」,念著念著突然轉過頭來特鬱悶地說「I feel so hungry」,原來他想起了「FU YUNG EGG」-- 芙蓉蛋,那可是美國中餐館子裡的家常菜。合著他把面談整成報菜名了。
不過,報菜名倒也沒妨礙了富兄的身份問題,相反,他在美國的發展順風順水,有回和同事出差到舊金山,一行人來到union square的某酒店,同行之中的印度兄弟阿姆自告奮勇幫大夥登記。到了富兄這兒的時候,照例,報上名,姓,「FU」,阿姆大聲告訴服務生,服務生顯然對 FU產生了疑惑,是FULL,FOO,還是FOOL?只好謙虛地問道「How to spell?」(怎麼拼寫?)阿姆眼露狡黠,有點惡做劇地問「Do you really want me to spell?」(你真想知道怎麼拼嗎?),服務生並不知道前方有地雷陣等著,眼神示意阿姆繼續,阿姆厚唇微啟,不經意吐出「F-U-」(屬於罵人的概念)倆字,同夥個個憋著不好意思樂,而可憐的服務生無辜地成了文化差異的受害者,滿臉的無奈不知找誰去訴說。
還有位姓了「張王李趙遍地劉」之一「王」的朋友,小時候覺的姓王多厲害啊,什麼大王,國王,天王啥啥啥的,一群小P孩湊一堆,還能整個孩子王。等到進了學校,四處一踅麼,咋的班上三分之一的人都姓王泥?從小學挨到高中,合著班主任裡一半是本家;等進了工作單位又高興了,正副倆老闆外加直接頂頭上司都不是外人,五百年前一家人啊。看大夥都往外面跑,趕時髦也折騰到米國開洋葷。一出國更不得了了,以前還只是前面的姓一樣,現在可好了,全寫成拼音,別管漢字裡咋不一樣,整上拼音全一個長相。比如WANG LI,到底是麗,莉,禮還是立,利,勵?
總之這位王姓朋友和其他眾多的「MS 萬」(老美會念成「萬」)一樣,在異國他鄉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她的老公也是中國人,名字用拼音寫出來用老美的眼光看,頗似女人的名字,有回CITY的某工作人員自作主張,好心地在她老公的名後加上了個WANG,從此,她老公就不停地被人稱為MR WANG(王先生),令人恍如隔世,母系社會終於捲土重來了。
他們剛結婚的時候,「王」先生就委託律師向移民局申請辦理身份,之後,130,485一路順暢,很快按手印面談眼看著那個綠色小卡片就拿到手了。誰知道,面談後,本以為馬上會得到喜訊,結果卻杳無音信。半年過去了,經查詢卡在了NAME CHECK(名字檢查)上,一年過去了,還在NAME CHECK,眼看著,大娃會跑了,二娃能坐了,三娃下地了,還停在NAME CHECK上。「王」先生一怒之下直接給移民局寫了封信,大意如下:
移民局有關人員,
我和我老婆結婚時就申請身份了(附件1:移民局受理收據),如今我們已養了三個娃了(附件2:全家福一張,其中大娃騎車,二娃站立,三娃懷抱),為什麼還在NAME CHECK呢?
NND,老子我一年上交許多銀子養活你們這幫傢伙,你們是幹啥吃的?......
信寄出去沒幾天,他們就接到通知去領取綠卡。
姓甚,我們是沒的選的,就像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名誰,取決於父母當時的心態,一般來說我們也沒啥主動權,所以與其說是「你叫啥」,倒不如說是「被叫啥」。不過,名字歸根結底只是一個門帘,我們的實質,內涵,品德,修養還得撩起門帘細細看。總不見得同名之人同命運吧,比如同樣叫周立波,一個可以是享譽文壇的作家,另一個則是海派清口的祖師。
名字,靠父母,做人做事靠自己,包裝差點不要緊,為人處世不是一時一事的表面文章,只要咱站得直,立得正,聽祖宗的話,做該做的事,叫啥不是叫,哪怕叫阿狗阿貓呢,咱也不怵,下回聽見「1234567890987654321號,出來」別怕哈,不是你想像的那個地方,說不定是數字時代提前到來了,姓啥叫啥都沒人在乎了,所有關於我們的一切都被將濃縮成一個冷冰冰的號碼。
- 關鍵字搜索:
-
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