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粹——圍棋(看中國圖庫)
圍棋,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是一種策略性的、由相對雙方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兩色棋子進行的對弈。起初,圍棋屬於貴族人士的高雅娛樂,主要是有地位階層附庸風雅,於飯後茶餘的消遣。明代以前在民間基本不太流行。而圍棋自唐初傳入日本之後,於15世紀後開始得到了發揚光大,號稱國技,並奠定了現代圍棋的基礎。所以,棋界都認同這樣的說法:「圍棋的生母是中國,而養母是日本。」
圍棋在中國古時稱為「弈」、「碁」(「棋」的異體字)、「手談」等;後來,有人根據下棋時黑白雙方總是互相攻擊、互相包圍的特點,稱下棋為「圍棋」。日語為「囲碁」(IGO)或「碁」(GO)。其西方名稱「go」,系源自日語。
圍棋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瑰寶,圍棋中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圍棋博大精深、自由高雅,紋枰對弈,靜中有動;面對瞬間萬變的棋局,既可陶冶性情操,又能健腦益智,有著無窮的生活樂趣和藝術魅力。
一、起源及其寓意
圍棋起源於中國古代。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帝堯年代,《博物誌》記載:「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傳說堯的兒子丹朱頑劣,堯發明圍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以此推算,圍棋已有4000年的歷史。但也有學者認為圍棋應產生於原始社會:圍棋所體現的不僅僅是智力行為,而是一種社會行為,所有棋子無身份等級之分,而這種狀況應該出現於體現眾生平等的原始社會。
圍棋的最早可靠記載見於春秋時期的《左傳》。
圍棋棋盤為方,其子為圓,子覆盤上寓意「天圓地方」;子分黑白,寓意陰陽;棋盤共361個點,360暗合一年天數約數,天元一點寓意萬物自一而始;9個星位暗合九宮之數,星位將棋盤分為四個像限,寓意一年四季,每個像限約為90個落子點,寓意每季天數。
二、發展及等級
圍棋最初棋制規則並不統一。春秋戰國時期經歷了第一次較大的發展後,漢代時已開始普遍統一為採用17道和19道兩種棋制。三國時,圍棋發展到了新階段,高手不斷湧現。兩晉南北朝則是圍棋發展的第一個全盛期,圍棋開始定型為縱橫各19道棋盤、361個棋位的棋制。由於玄學的興起,那時文人學士均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盛行,圍棋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知識階層修身養性的一項必修課目。
中國古代給棋手分列了不同的等級。東漢初期桓譚所著的《新論》,將棋手分為上、中、下三等。三國時期,出現了評定棋手水平的圍棋九品制。九品的說法不僅是指棋藝高低,也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鬥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南北朝時南朝的統治者愛好圍棋,設立圍棋州邑。還有大中正、小中正的官職,成為實行圍棋九品制的管理機構。據《南史‧柳惲傳》記載:「梁武帝好弈棋,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優劣,為《棋品》三卷,惲為第二焉。」這是中國圍棋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評定棋品的盛會。從唐代開始,提倡棋待詔制,出現了棋待詔官職。著名棋手王積薪作了「圍棋十訣」,在現代圍棋中依舊適用。圍棋九品制遂不行;不過,這種制度後來流傳至日本,便成為日本九段制的根據。棋待詔制,從唐初至南宋末,延續了500餘年;及至元明時代,名存實亡。現今中國大陸棋手實行的是段位制,而臺灣棋手仍實行品位制。
清朝初年,出現了中國古代圍棋發展的一個高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湧現,留下大量名局棋譜,如黃龍士與徐星友的「血淚篇」,施襄夏與範西屏的「當湖十局」。同時,圍棋理論的研究亦達到一個高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譜》和施襄夏的《弈理指歸》等。但隨後,中國圍棋漸漸衰微,圍棋發展的中心也轉移到日本。
圍棋約在隋唐時傳入日本,很快就流行於宮廷和貴族之中。日本奈良的正倉院藏有中國唐朝皇帝贈送日本的精緻的棋盤和棋子。近幾百年來,尤其是明治維新以後,圍棋在日本得到很大發展,出現了新聞棋戰和現代段位制,並創立了全國性的日本棋院。昭和時代,吳清源和木谷實共同宣起了「新布局」的潮流,開始了現代圍棋的時代。
圍棋的理論,尤其是布局理論,定式研究皆在日本得到了真正的重視;新思想、新流派不斷出現。甚至有武宮正樹等不計較勝負、只求得到棋之真諦的棋手——武宮正樹下棋海闊天空,獨闢蹊徑圍中腹,圍棋界評價他的棋足以流芳百世。
圍棋19世紀傳入歐洲,在美國也有相當多的愛好者。目前圍棋運動已遍佈世界各地,唯中國、香港、臺灣、日本、韓國最為興盛;西方國家已漸熱;東南亞正在發展中。開展圍棋活動的已有30多個國家。
三、用具
1.棋盤
以木製為宜,略呈長方形。上面橫豎各畫19條並行線,構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要下在線的交叉點上,方格中不能放入棋子。為便於判定位置,在盤上標列9個小圓點,稱之為「星」,中央的星點又稱為「天元」。棋盤總長46厘米,總寬43.3厘米,厚度3厘米或3厘米以上。豎線19條,間距2.25厘米;橫線19條,間距2.4厘米。線寬1毫米,「星」小圓點直徑2.5毫米。
2.棋子
圓形,分黑、白兩色。黑子181個,白子180個,棋子直徑約2.18厘米,中心厚度約1厘米,每子重量約6克。中國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則常用兩面凸的棋子。中國雲南所產的「雲子」為歷來的弈者所青睞,迄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較為珍貴的棋子材料有貝殼、瑪瑙等。
3.標準棋桌
長90∼120厘米;寬46∼50厘米;高65∼68厘米。
4.棋盤坐標系
棋盤的上方和下方用英文的前19個字母自左至右順次標記它的19條縱線段,在棋盤的左邊和右邊用阿拉伯文的前19個自然數自下至上順次標記它的19條橫線段。字母和數字的有序排列就是枰點的坐標(英文字母為橫坐標,阿拉伯數字為縱坐標)。棋盤上的每一個枰點都可用它的坐標(x,y)來表示。例如:J10表示天元,D4表示左下的星位,P16表示右上的星位。
四、規則和勝負
古代圍棋並無完整明文的規則,但圍棋流傳多地,各有變化,演變出不同的規則。目前世界上使用較多的有中國規則、日韓規則和應氏規則。下棋時,對弈雙方各執一種顏色的棋子,黑先白後(中國古代是白棋先下),輪流將一枚棋子放置於交叉點上。圍棋對弈進程,分布局、中盤、收官三個階段。近代中國的圍棋規則被稱為數子法,兩人交互下子,最終佔點(地)多者為勝。
在互先的比賽中,為了抵消黑方先下一手棋的有利條件,可規定黑方貼若干子給白方以求平衡,貼子數一般為2.5子(五目)或2.75子(五目半)。如規定黑方貼給白方2.75子,即黑方佔得184點為黑方勝3/4子,白方佔得178點為白方勝1/4子,佔得點低於各自所佔之標準為負。
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形之一就是輸棋(對方獲勝):對局過程中自己認輸;限時比賽讀秒過時;對局過程中因故棄權;遲到時間超過規定限度;由於嚴重犯規而被判輸。此外,在任何情況下,均禁止棋手向棋盤連下兩子,否則將立刻判負。因此較文雅的中盤認輸方法,即是向棋盤投下一枚以上(通常為兩枚)的棋子。
五、圍棋的學習
1.買棋子
初學者一般沒有必要用雲子,買副玻璃棋子就行了。
2.買入門書
初級入門書挺多的,只要自己讀得懂就可以。啃完一本書,你就學會怎麼下了。
3.研究一些棋譜
會下棋之後,接下來可以買些好的圍棋書來學習,研究一些棋譜。打一些棋譜對個人棋藝的提高大有幫助。棋譜可選用專業棋手的論著,也可以看一些古譜;選用的根據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喜好。
4.實戰
實戰非常重要,紙上談兵是不行的,最好熟人中就有會下的。上網下圍棋也是不錯的選擇。
圍棋易學難精,不過學會了、入了門便好,無需考慮那麼多。何況藝無止境,其樂無窮。這也是圍棋的魅力所在。
(看中國首發)
- 關鍵字搜索:
- 中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