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又逢情人節,35歲的京城外企財務主管劉爍,又為回家過年發愁了。她無奈地告訴本報:「過年簡直就是受難日,平日電話裡父母嘮叨,自己可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而過年回去卻要天天面對父母,真是鬱悶。」
老家在河北的劉爍,研究生畢業後就一直在北京打拼,奮鬥多年也算是個職場佼佼者:稅後月收入近萬元(人民幣,下同,近2100新元),擁有北京東三環外一套80平米住房。不過,她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像劉爍這樣年過三十、沒有結婚對象的中國未婚女性,最近成了社會關注的課題。據一項民間調查,僅北京已有50萬這樣的女性,她們被稱為「剩女」,也稱為「3S女人」:Single Seventies、Stuck(單身、大多數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卡住了)。她們單身、高學歷、高收入、條件優秀,卻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
受父母婚姻失敗影響是獨身原因之一
中國社會何以出現那麼多「剩女」?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劉正奎博士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70後的「剩女」受到父母婚姻失敗的影響:「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的發展衝擊了家庭模式,離婚率快速上升,父母離異或不和會對子女婚姻觀產生久遠的影響,他們會在潛意識裡拒絕婚姻。」
另一方面,「剩女」突然成為話題,也由於她們在觀念上比過去更開放。
多年研究女性情感問題的專家蘇芩發現,剩女諮詢者比例近年有上升的趨勢,而身邊「剩女」陡然增多是因為女性的婚姻觀念的開放。她對本報說:「大齡未婚女性不再以被剩下為恥,願意把自己的問題拿出來講,敢於尋求心理上的解決和認同感。所以,身邊冒出了很多剩女。」
不過,從傳統思維出發演繹出來的「剩女」(被挑剩下的)名稱,可能沒有反映出很多「剩女」們實際擁有的其他社會優勢。事實上,「剩女」多是「勝女」,她們的工作能力與經濟水平,往往明顯高出社會平均水平。
最近,《重慶商報》對500名28歲以上未婚、沒有結婚對象的女性進行的一項調查證實了這一點。調查顯示,這500名「剩女」中83.56%有房,29.16%有車,75.46%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2008年重慶市城鎮人均月工資為2248.5元)。
劉正奎博士對本報分析說:「雖然傳統觀念上,男人強於女人,但實際上,現在女性在許多方面都不弱於男性。在早期教育中,女孩的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和釋放,而男孩卻從小受到過分保護而失去了本來的優勢。女性的成功也無形中提高了擇偶標準。優秀的女性要找比自己更優秀的男性就難了。」
蘇芩也發現不少女性非有房的男士不嫁,而今中國各地房價飛漲,結婚費用(婚宴、旅遊、服飾、珠寶等)翻番,男士要備好房子與結婚費用,即使存款過百萬元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北京人均結婚直接消費超萬元
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2007年北京人均結婚直接消費已達5萬3645元,比2003年增長了95%。
過年期間,面對父母的期待,親友的關心,「剩女」們倍感壓力。在網際網路上,有北大女學生張榜1萬元征租臨時男友回家過年,征租條件是「陽光帥男」;各婚戀網站也爭相推出五花八門的相親活動;一些社區還為單身白領們成立了「滅剩團」。
媒體名人:「剩女」是反動詞彙她們選擇剩下他們
「剩女」們的焦慮實際上反映了中國社會對未婚女性的巨大壓力和歧視。
與此同時,也有專家與知名媒體人高聲呼籲社會改變對未婚女性的觀念。中國著名心理醫生、中日友好醫院專職心理專家李子勛最近在接受《新週刊》專訪時指出,結婚是個人的權利,在西方,35歲以上女性不結婚很正常。任何人都沒法做別人生活方式的評委,只不過,中國在很多時候還是把婚姻當作必需品。
1月份的該期雜誌,找來專家、學者、作家等組成的男評委與女評委討論「剩女」話題,在雜誌封面上態度明確地這樣寫道:「反動詞彙:剩女」,副標題是「她們選擇了剩下他們」。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王雲飛副教授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表示「剩女」在西方社會並不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更多女性將婚姻視為選擇而不是必須,反映了中國社會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
在傳統觀念下,社會眼光仍然是很多「剩女」們難以迴避的壓力,但是女性們同時也更自信地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名單身網民說:「憑自己的努力,我生活自由而寬裕,出國旅遊、購物,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成為別人的老婆,和藍領知己喝杯咖啡都會不自在。結婚對於我來說只是人生的一項選擇題而非必修課。」
- 關鍵字搜索:
- 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