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毛時代「高速工業化」有多搞笑
我的父親是一位解放前就參加革命的幹部,母親原在山東某縣供銷社工作,因六十年代初全國大飢荒,國庫糧已經養不活城鎮職工,中央要求部分職工"下放"農村,母親在城裡被餓得不行,考慮老家沿海農村容易養活人,就自願下放回了農村。那時在自學工所謂的"高速工業化"下,山東沿海農村大部分人還穿用手工縫織的衣服,一個近三千多人的村莊,僅有兩三臺縫紉機,而且還是陳舊的。母親手巧,決定買一臺縫紉機。那時普通農民連吃飯都困難,更不要說買縫紉機了。但父親是老資格的幹部,每月有五六十元的工資,省吃儉用幾年,買縫紉機還是有條件的。大約到七十年代初,父親終於有了買縫紉機的錢了,他求爺爺告奶奶,從某個掌握分配工業品票證的熟人那裡要得一張縫紉機票,坐上長途車,到了青島(其它地方連縫紉機的影子都沒有),到青島站後,發現原約好接站的人沒到,那裡既沒有電話,又沒有出租車,坐公共汽車也不知去哪,他只有在車站等了又等,到了夜間,不捨得花錢住旅社,他餓著肚子坐在車站的長椅上過了一夜,等到次日,步行數小時,找到熟人。熟人幫助買到了縫紉機。父親回到家,累得大病一場。父親每次從城裡回到農村,都騎著單位的"公交車"。那時能騎車的人除了郵遞員,就是幹部了。父親對公交車極愛惜,有的村幹部想學騎車,他都堅決拒絕,為此還得罪了幾個村幹部。
大約在七四年後,姐姐參加工作,省吃儉用幾年,省出100多元錢,再求熟人分一張自行車票,買了一輛青島產"大金鹿"自行車。這在當時可是一項重大的家庭開支。
那時你能想像到的工業產品,相對人的收入而言,價格都極高,而且幾乎都要憑票供應,在商店裡基本看不到它們的身影。能搞到票證的,起碼是村幹部,普通百姓連想也別想。
父親的一位同事,被分到某縣的機械廠擔任廠長,我有機會到他廠裡去。看到他所說的全地區最大的機械廠,只能生產一些小農具,工人手拿大錘,敲敲打打,除了個別簡單的車床外,設備與今天的個體作坊沒什麼區別。
大約七六年,村裡作為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受到重獎,獎得一臺小四輪拖拉機,拖拉機到村那天,周圍幾個村的許多人都到我們村看新鮮。
這就是自學工所謂的"高速工業化"?
- 關鍵字搜索:
-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