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前腳才離開中國,哈伯就接踵而至,在人氣旺盛的歐巴馬面前,加拿大曾有輿論擔心"哈珀精心預備的加中關係破冰之旅,將會在歐巴馬英挺的身影籠罩下變得悄然無聲"。但在歐巴馬離開中國後,人們發現,他幾乎不曾提及中國的人權問題,這為具有濃厚人權衛士色彩的哈伯留下了演出的空間。朱毓朝教授認為,哈伯會向中國領導人談到對人權問題的不同看法,甚至會提交一份在中國被關押的政治犯名單。
但他判斷哈伯不會把人權問題當作與中國領導人會談的中心,因為中國地位不一樣了,目前特別強勢,中國在與西方大國打交道時,強調西藏、新疆和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對於西方國家一般地強調人權問題,中國並不在乎。
據分析,哈伯在人權問題上的強硬態度,源於他來自加拿大西部的傳統宗教背景,他的主要謀士也對中國政府持負面看法,例如現任加拿大移民部長詹森·肯尼就大力支持中國民運,作為議員訪華時,他還特別去祭奠趙紫陽,一度惹起了外交糾紛。朱教授說,哈伯前幾年大打人權牌,只是根據加拿大國內政治需要,因為他是少數黨執政,政局不穩,在人權問題上高調可以為他加分,儘管這樣高調並不能夠改變中國的人權狀況。
兩年前,朱毓朝教授就評價哈伯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對華政策頗像憤青,與加拿大前幾任總理如馬爾羅尼、克里斯蒂安和馬丁推行的自由貿易、開放市場的實用主義政策完全不同。這導致執政四年來,加拿大與中國在司法引渡、旅遊協定等問題上徘徊不前。
朱毓朝觀察到,儘管如此,四年來,加拿大還是有18位部長級官員訪問過中國,近期更明顯加快了移交中國經濟犯罪嫌疑人的步伐,賴昌星案可能很快也會有結果。他說:"哈伯政府發現有些事情是可以推動的,這樣做並不會影響他作為中國人權問題批評者的形象。通過四年時間的調整,哈伯找到了一個基本平衡的方式來與中國打交道,那就是一方面促進經濟,另一方面關於人權,面子上的話還是要說,但實際的事情也要做,例如在司法方面的合作,能推動加中關係。"
其實在08年大選之後,哈伯就表示準備訪問中國。但由於他的少數黨政府一直不穩定,年終還差點倒臺,現在他在民調上領先,加拿大人肯定他在經濟危機中的應對能力,在野黨自由黨內部也發生內亂,使他擺脫了國內政治上的弱勢地位,哈伯才騰出手來試圖在外交上打開新局面,出訪印度和中國。
半個月前的歐巴馬訪華,才把美中關係由競爭關係提升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而這種關係加拿大早在馬丁總理時代就已經和中國確立了,哈伯訪華,要做的工作之一可能就是恢復這一關係。
這次哈伯訪華還有另一個背景,那就是2010年是加中建交40週年,同年加拿大還將主辦G8和G20會議,朱毓朝教授認為哈伯在今年年末訪華,也是為加拿大明年的外交奠定基調。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奧巴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