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啼哭或存在語言區別 各帶方言
最近一期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網路版報導說,科學研究顯示,德國和法國的嬰兒啼哭的聲音各有不同,而且受到本國語言的影響。音頻片斷表明德國嬰兒的哭聲都有降調,而法國嬰兒的啼哭卻是升調的。
嬰兒啼哭仿母語
德國沃茲伯格大學的醫學人類學家沃姆克(Katheleen Wermke)和同事的研究表明,出生2到5天後,嬰兒就會受到成人說話的影響。他們會用與成人交談時類似的旋律哭叫。這個過程甚至早在他們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就開始了。這說明語言的學習開始於人生很早的時候。
對於每一個流利地說話的人來說,都會用有節奏和起伏的聲音來表達情緒上的含義,比如突然改變節奏和起伏,可能會用來表示"憤怒"。沃姆克說,胎兒出生前的最後幾個月裡就會聽到母親和其他人的談話。這樣他就會受到某種特定語言的節奏和起伏的影響,嬰兒會在他們的哭聲中"複製"這些節奏和起伏。"我們的數據支持關於人類嬰兒的啼哭是發展語言的重要‘種子',旋律是語言和音樂的基本要素",沃姆克說。
沃姆克認為,在嬰兒發育的隨後階段,這種對語言的模仿能力會由啼哭轉化到學說話上。之前的研究表明,3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在成人的示範下學習發母音。
科學家已經知道,在孕育的最後幾個月裡,嬰兒可以聽到外面的人說話,尤其是他們的母親的話。新生兒更喜歡聽到他們母親的聲音,而不是其他人的聲音。在出生幾天後,嬰兒就可以識別出一個人說的是他的母語還是其他語言,也能識別出語言,或者聽上去像語言的聲音的變調。結論還不止這些,沃姆克的小組還發現,新生嬰兒可以根據他們聽到的語言種類來調整他們啼哭的聲調。
音調高低有不同
沃姆克和同事們研究了60個健康的新生兒,其中30個生在法國,30個生在德國。他們錄下了2500段嬰兒啼哭的音頻,這些啼哭是在媽媽給換尿布時,要求餵奶時或者和其他嬰兒互動時發出的。
通過音頻軟體,研究者們測量了其中1254次啼哭。在這次研究中,研究者對"一次啼哭"進行了定義,即從開始哭起,到換氣時止。這些軟體可以把聲音轉化成圖像,其中有特別明顯的波峰和波谷。
通過研究發現,德國的新生兒傾向於從一個高音開始,然後慢慢一波一波低下去。而法國新生兒從低音開始,然後聲音越來越高。而研究同時顯示,德語的音調傾向於從高到低,而法語的音調傾向於從低到高。沃姆克表示,這說明嬰兒的哭聲會受母親說話的影響。
沃姆克認為,新生嬰兒會盡一切可能模仿他們母親的行為,為的是能夠吸引母親的注意,或者建立親密關係。她認為,新生嬰兒可以模仿母親說話的音樂結構。
現在下結論還早
針對沃姆克新穎的結論,美國孟菲斯大學的心理語言學家D·金伯羅·奧勒(D.Kimbrough Oller)認為沃姆克的結論下得有些早,他認為要證明這個結論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比如說,可能是在法國和德國照顧孩子的方法有異,一個國家的父母對孩子的啼哭反應比較快,另一個國家的反應比較慢,這可能會導致嬰兒啼哭聲調的不同。而且,這些採樣的環境可能在各個國家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德國可能主要是換尿布時採的,而在法國則主要是等餵奶時採的,這兩種情況的嬰兒哭聲肯定會完全不同。這些可能都會增加這項研究的複雜性。
在之前的時候,奧勒就曾捲入過關於嬰兒咿呀學語的科學爭論中。有人認為一歲前嬰兒咿呀學語的語調會受當地語言的影響,而奧勒認為世界各地的嬰兒在咿呀學語的階段都有相同的語調。
- 關鍵字搜索:
-
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