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既是中國人也是香港人*
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在香港引起的震動大概僅次於中國60大慶。星期三,香港主要媒體都以一整版,甚至更多的篇幅報導了這個事件。有的還配置了專題社論,刊載了科技行業名流人物發表的文章。
高錕是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和他一起獲得這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還有兩位美國物理學家,一位是前美國貝爾實驗室科學部主任維拉德·波伊爾和該實驗室的另外一位科學家喬治·史密斯。
香港大學物理系主任張富春教授對高錕獲獎非常興奮。他認為這個事件在香港引起震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高錕不僅是一位中國人,而且是一個香港人。他說:
"我想他首先是一個中國人。他在上海出生,在香港讀過書,他做的事情,光纖的事情是在國外做的,但很快就回來了。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過很長時間,那麼也是一個香港人。"
香港科技大學現任校長陳繁昌教授更是把高錕稱為一個真正的"香港製造"的科學巨人。陳繁昌說,高錕發現了光纖的奧秘,改變了人類通訊的面貌。
*議員:高錕拉近了香港與諾貝爾的距離*
香港立法會議員粱美芬曾經在高錕主持香港中文大學工作的時候在那裡讀書。作為學生會主席,粱美芬跟高錕有著許多接觸。粱美芬女士對美國之音說,高錕獲獎切實讓中大人感到鼓舞。她說:"當時知道他是光纖之父,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學術地位。但是香港人的自信心還沒有到我們有一個校長能夠拿到諾貝爾獎金的程度。所以我覺得,這提高了香港大學的一種盼望。"
高錕15歲從上海移居香港。後來到英國獲得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並在那裡提出了光纖通訊的主張。1987年到中文大學擔任校長近10年之後退休,後來又到了美國。他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所以,許多人認為,高錕的成就應當歸功於西方的教育。
*粱美芬:東方教育方式需要改進*
粱美芬議員坦承,在香港或者中國大陸是很難培養出高錕這樣的尖端人才的。什麼原因?粱美芬對美國之音說:
"我也是個母親,而且在大學教了很多年的書。還在內地、香港和美國都讀過書。我的整體觀察是這樣的:西方制度強化個人發展自己的最大潛能,它也有這種空間來培養真正的尖子。"
粱美芬議員說,大陸和香港的教育制度則只注重按步就班地培養優等生,而不重視培養學生的突破性思維。沒有突破性思維就無法走出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
粱美芬說,高錕在提出光纖傳輸思路時受到許多同行的置疑和嘲諷,但他堅持努力,終於實現了突破。高錕身上的這種品質在中國制度下很難培養出來。
*李德富:世界科技重心向東移*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位華裔獲得了諾貝爾獎,但還沒有一位在中國大陸土生土長的科學家獲得這項殊榮。不過,高錕讓香港的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學院院長李德富(Khaled Ben Letaief))對美國之音說:
"毫無疑問,現在有很多的跡象顯示,世界科技的重心正在朝東方轉移。我敢預測將來肯定會有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會出自世界的這個地方。這裡有了很大投資,肯定會有結果。高錕就在我們中間,讓我們感到很近。"
中文大學的校董陸耀文(Raymond Luk)認為,香港的問題是政府對基礎科學研究重視不夠,過於看重科研的使用性和商業性。他建議港府要加大對基礎科學研究的力度,增加投資,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港大物理系主任張富春教授表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很快,科學界的進步也很大,國際上已經看到中國科學界在多個領域具備了突破的條件。他期望香港或者大陸能夠早日培養出自己的諾貝爾獎專家。
高錕與夫人(AFP PHOTO)
- 關鍵字搜索:
- 高錕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