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幼年喪父,靠母親織布度日,仕途不暢,又逢唐末亂世,生計無著,只好放下臉面向親友借貸,到後來一連去上幾十處,家家都關門閉戶不與理睬。羅隱回家告訴母親,母子二人非常氣恨。這時,一位相士對羅隱說:"子天庭高聳,地閣豐隆,鼻直口方,目若明星,有王侯之相,切須保重!"羅隱母子聽了這話,便發願道:"可恨那些親友輕視於我,日後果有王侯之份,定要報仇,不讓這些人活,方雪我今日之忿。"一連說了幾天。
有道是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一天晚上,羅隱恍惚中見四個黃巾力士將他簇擁而去,來到紫府真人面前,真人說:"羅隱,汝本當有王侯之份,卻生不良之念,要不借貸給你之人不活,以雪胸中之忿?明日汝做了一方之王,殘虐刻薄,傷天地之和氣,損下界之生靈,為害不淺。上帝聞汝之噁心大怒,天符牒下,將汝所有王侯福份盡數削籍。"紫府真人說完後仍讓力士送羅隱回去。羅隱一夢醒來,急忙起來對鏡一看,相貌竟改變了一個人:天庭偏,地閣削,口歪斜,鼻子塌。將夢中的經歷告訴母親,母子二人懊恨不已,真是一言折盡平生之福。
一個月後羅隱又遇相士,見了吃驚道:"汝怎相貌一朝改變至此?" 羅隱把前事說了一遍,道:"一念之差,折福至此,怎生是好?"相士道:"舉心動念,天地皆知。汝若舉不善之心,便毒霧妖氛瀰漫,上天怎麼能不知道?相逐心生,心既不好,相亦隨變,此是必然之理。自今以後一心懺悔,改行從善,步步學好,也可能還有挽救的機會。"說罷再三嘆息而去。
羅隱自此之後,一味學做好人,再不敢存一毫不肖之心,平日以教書授人為業,儘自己能力幫助他人。對於生活窘困之人,更是盡量賙濟,錢鏐就是其中的一個。數年後,文昌帝君又託夢道:"子數年洗心易慮,事事可與天知。吾既重汝之改過,又愛汝之才華,已將汝近日之行止盡數奏聞上帝,上帝准奏。但今天下多事,未可驟與汝功名,待我慢慢注汝之祿籍可也。"說罷而醒。
後來錢鏐因剿賊有功,被唐昭宗封為鎮海軍節度使。錢鏐見羅隱才華出眾卻未曾中得進士,又想報他賙濟之恩,於是派遣官員帶了金銀書幣,鼓樂喧天,到新城聘他為掌書記,當日新城鼎沸,連原來不肯借貸的都來慶賀送禮。後來唐昭宗加封錢鏐為吳王,又加封越王,錢鏐上表稱謝,命羅隱寫表。表到唐朝,滿朝人都道如此好文字定是羅隱之筆,可惜為錢王所用。
當地有的才子不願仕於錢王幕下,錢王大怒,羅隱便規諫錢王要大度容人。當時,吳越的賦稅很多,西湖上的漁戶要日納魚數斤,名為"使宅魚",漁民不勝其苦。羅隱作詩上諫錢王:"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若叫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錢王見詩感悟,遂蠲免了"使宅魚"的稅項。羅隱有益於國家、有利於民生的進諫,錢王無有不聽。在錢王發怒之時,無人阻攔的住,羅隱三言兩語便能撥轉,因此吳越十四州百姓多蒙其福德。
在戰亂紛爭的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卻一直相對安定,這固然有各種主客觀原因,而羅隱輔佐錢王二十二年,敢於進諫,為百姓說話,也是功不可沒的。當時吳越邦土的大事記、文告、奏表幾乎都出於羅隱之手,其"高節奇氣,有可以撼山嶽而砥江河者"。他後來直做到諫議大夫,母親與妻子都受了誥命。
羅隱改行從善的故事給人以警示,其實人的一舉一念,神明都看的一清二楚。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是未來果報的因。在現實生活中,凡是相信因果報應的人,都自覺自願的做行善積德之事,既造福於民也為自己增加了福份。各位聽眾朋友,希望這個故事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 關鍵字搜索:
- 【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