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訪談:見證孩子在國外的成長(圖)

 2009-09-21 14: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李般若 父母
或許李般若在上海讀完高二來到英國念A-level的時候,他的父母並沒有想到,兩年後他們的兒子會以優異成績考上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

離開中國四年時間,年輕的般若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他的父母對當年的決定感到慶幸嗎?

"我們一直認為般若是個很有潛質的孩子,他並不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書本上。我們覺得,像他這樣的學生應該到國外讀書,像劍橋這樣的學校就很適合他。"般若的父親李維正說。

並不會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書本上的般若從小到大都是上海市重點學校的學生,雖然不會進入前三名,但也會在十幾名上下徘徊。

更像朋友

般若小的時候,李維正和趙薇節夫妻倆人工作繁忙,常常把小般若一個人留在家裡安排自己的晚飯。母親說,如果般若沒有這樣的獨立自理能力,她並不肯定當年是否會放心地把般若送出國。

" 般若到了英國後,似乎沒有遇到太多的困惑。我和他曾經在網上討論過抽煙的問題。孩子出了國,抽煙啊,談朋友啊這些問題,都會讓家裡人擔心。我並沒有對般若說過絕對不要做這做那,我告訴他,抽煙偶爾為之可以,但是不要上癮。但他對我說,媽媽,抽煙的人,要麼無聊,要麼困惑,要麼無所事事。他說我很充實,時間總是不夠用,因為需要瞭解和學習的很多。他的這番話讓我放了心。"

"80後"出生的一代,是中國特殊的一代。經歷了風雨波折的祖輩父輩,在教育"獨苗"的問題上,似乎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太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獨生子女出國後發現,無論在生活上還是精神上,父母為他們打下的基礎、做出的準備,都遠遠不能幫他們解決異國求學路上遇到的各種難題。

"般若從小個性獨立,我們做家長的更像朋友一樣和他交往,從不會因為他做錯什麼而責罵甚至打他。母親有時候還稍微嚴厲一點,不過她的評價是我們父子倆的關係更像兄弟一樣。"

關心瞭解

在父親心中,般若越來越成熟了,他能獨立面對社會,他個人的發展超出了父母的想像。

"A- level的兩年,我們要求他把功課放在第一位,他做到了。餘下來的時間有人很無聊,但他參加社區活動,過得非常充實。這一點我們很贊同。在參加社區活動的過程中,他不僅提高了英語,交到了朋友,而且還對英國社會有了更多的認識,後來他又獲得到《衛報》實習的機會。我覺得這些對他考入劍橋都是有幫助的。"

"社會的實踐經驗反過來也促進了他的學業。在劍橋學習的時候,他壓力很大,每天晚上讀書到兩三點鐘。在這樣的學業壓力下,一個人可能會覺得比較孤獨。但是他覺得自己生活很充實,精神上也很穩定。"

與父親相比,做母親的會擔心更多的問題,吃得好嗎?習慣不習慣?趙薇節女士說,其實她清楚,般若在過去這四年不可能沒有碰到過問題,也不可能沒有難處,"但是他不會和我們訴苦。面對所有的問題,他都會像一個男子漢一樣自己去扛。"

兒子出國兩年就考到了劍橋,李維正和趙薇節夫婦常會被親戚朋友們問到,什麼時候送孩子出國最合適。

"我們認為,在國內讀到高二出國比較合適。因為孩子在國內的基礎教育已經接受完了,基本功打得比較紮實,另外在知識銜接上比較緊湊,年齡也相對成熟了。般若的情況是這樣的。做家長的要對自己的孩子有所瞭解。不適合出國的,不應該勉強。"


来源:BBC《英倫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